小孩留口水
孩子出現流口水主要是看到比較好吃的東西才會分泌出比較多的唾液, 而且孩子的喉嚨發育還沒有完善, 也是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的, 等到孩子一歲的時候, 基本是不會在出現流口水的情況。 如果孩子長期出現流口水, 我們需要去檢查孩子的口腔是否出現異常, 因為口腔炎癥是引起流口水的主要原因。
寶寶流口水正常嗎
寶寶流口水正常嗎?很多時候, 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等到成長發育健全后自然會好。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并不會流口水, 這是因為新生嬰兒的唾液腺不發達。 生后第1周, 其唾液的分泌量一晝夜為50~80ml(成年人為1000~1500ml), 僅夠濕潤口腔黏膜, 故此時看不到嬰兒流口水。 一般寶寶3個月時, 口水的分泌量才會明顯增加。 寶寶4~6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 食物對神經、唾液腺的刺激較強, 會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強, 并致唾液明顯增多。
一般寶寶流口水多發生在乳齒萌生時。 乳齒萌生會對牙齦感覺神經產生機械性刺激, 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 而此時小兒口腔較小而淺, 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 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 不能及時將過多的唾液吞下, 導致唾液在口腔內不斷蓄積而外溢。
寶寶在高興、嬉笑時, 也會將分泌出來的口水流出口外。 另外, 不少寶寶喜歡將手指、橡皮奶頭等放入嘴里吮吸, 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 使口水增多。
寶寶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 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不適, 并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而這也會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 隨著乳牙的萌出, 寶寶的牙槽逐漸形成, 腭部慢慢增高, 口腔底部逐漸加深, 能夠容納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動作逐漸訓練成熟, 能借吞咽來調節口內唾液量, 并能夠將唾液及時咽下, 流口水自然停止。
如果碰到寶寶牙齒長齊了卻還是不停流口水的情況, 那么媽媽們就需要帶寶寶去接受治療了。
寶寶流口水的原因
從上面我們可以了解到, 一般寶寶在乳牙萌出的時候都會出現流口水的癥狀, 這是正常的現象, 可是除了正常的生理成長會造成寶寶流口水外, 還有一些非生理正常的原因也會導致寶寶流口水, 下面來了解下。
1、母乳喂養時間過長。 將母乳喂養延長至1歲以后, 甚至在斷奶以后再添加輔食。 這種做法不利于小兒消化系統的正常發育, 常造成流口水并伴有消化不良。
2、有些父母和親友出于喜愛, 經常捏壓孩子的面頰部。 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孩子腮腺的機械性損傷, 導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過正常小兒, 從而出現流口水。
3、患有細菌感染性口炎、皰疹病毒引起的口炎、黏膜充血或潰爛, 或舌尖部、頰部、唇部潰瘍等口腔疾病, 會導致唾液腺分泌旺盛, 從而出現流口水。
4、神經系統疾病, 如與流涎相關的中樞、神經傳導通路、神經受損等, 均可造成流口水。
5、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時, 也常有流口水的現象, 同時還會伴有智能低下、反應遲鈍、目光呆滯、哭鬧無常、舌頭伸出口外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