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面部刮痧出痧是為什麼

面部刮痧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美容護膚的流行項目。 正常的肌膚會形成一個保護層, 能夠很好的鎖住肌膚的水分, 保護肌膚內部結構。 一旦肌膚出現問題, 臉上就會出現粗糙、毛孔粗大、膚色不均、長斑等問題, 有些女性會選擇面部刮痧來改善, 刮痧的過程中會刮出很多痧, 說明肌膚毒素沉積比較多, 需要刮痧清除。

出痧的原因

出痧, 是指刮痧後皮膚表面會出現紅、紫、黑斑或黑皰的現象, 亦即指“痧痕”。 通過刮蹭, 使皮膚下毛細血管破裂, 淤血滲透到皮膚中, 造成淤青。 皮膚的這些變化可持續1天至數天。

從出痧情況判斷身體健康

1、身體健康者, 經過系統的保健刮痧, 一般不會出現痧, 僅表現為皮膚潮紅、局部發熱、身體輕鬆。

2、通過出痧部位判斷健康狀況。 凡經絡迴圈線路和穴位區域容易出現痧, 提示相應經絡所聯繫的內臟功能病變。 比如在背部膀胱經均勻刮拭, 心俞穴區出現痧斑或紫痧, 則說明心臟功能有異常變化, 應提早保健。

3、痧象可判斷康復程度。 若出散痧, 顏色淺淡, 說明病情較輕, 容易康復;若出痧較多而且點大成塊, 紫色血包等, 說明病情較重, 多次保健才能康復。

4、痧症與出痧不同。 痧症是指多發于夏秋之間,

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穢濁毒氣所出現的一些病症。 如頭痛、發熱、咳嗽、煩悶、眩暈胸悶、脘腹痞滿、噁心嘔吐、手足、頭面、身體腫痛、指甲青黑等, 稱之為痧症、痧氣或痧脹。

5、刮痧過程中, 局部出現痧跡後改為輕刮法刮, 使痧慢慢透發出來, 以減輕疼痛, 稱透痧。 另外一些神經肌肉癱瘓之人, 刮痧後不易出痧, 不可硬刮、重刮, 強求出痧, 宜多刮幾次, 痧象自然浮現, 說明病情好轉, 這亦稱透痧。

6、若刮下肢部位出現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 說明靜脈迴圈功能較差, 應立即採用輕刮法逆向刮拭, 並保護好皮膚, 促進血液回流。

出痧的原因

注意:體虛者不宜刮痧

刮痧效果雖好, 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刮痧也有禁忌, 特別是面部刮痧, 更需謹慎。

有的人說, 面部刮痧會促進面部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刮痧的手法很輕不會傷害皮膚。 但是面部長粉刺等的人不宜進行面部刮痧, 如果消毒不嚴或操作不當, 很容易造成感染。 同時, 體質虛弱、氣血較弱者, 有血小板減少等出血傾向的人不宜進行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