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小便有酸臭味

人體的排泄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人們提起大便就會用一個臭字來形容, 但是很多人發現自己每次大便的氣味都是不一樣的。 小便也是如此, 小便的顏色不一樣氣味也有區別, 有些氣味可能代表著身體出現了哪些問題。 小便酸臭味是很常見的, 一起來瞭解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小便有酸臭味。

從尿液的氣味來辨識疾病, 要注意的是, 用來辨別氣味的尿液必須是新鮮尿液。 如果尿液放置過久後, 由於細菌繁殖, 尿素被分解後便產生氨味, 會影響觀察效果的。 尿液比較典型的特殊氣味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氨味, 說明尿在體內已被分解, 這是膀胱炎或尿瀦留的表現。

第二種是蘋果相關的味道, 就是我們常說的爛蘋果味, 多見於糖尿病並發酸中毒的危急重症時或饑餓時, 這種尿液常可引誘螞蟻彙聚。

第三種是腐敗腥臭味, 當進食大蒜、蔥頭或帶特殊氣味的藥物時,

尿中也可帶有這些物質的特殊氣味。 吃了這些食物而使尿液出現的異味, 一般會隨著食物的消化而漸漸消失。 一旦異味持續兩天以上, 就有必要去醫院做一個尿液檢查。

病理上, 腐敗腥臭味常見於膀胱炎及化膿性腎盂腎炎。
再就是惡臭味, 90%的可能是受到細菌感染的信號, 應該引起注意並儘快去看醫生。

最後, 尿量也是我們可以觀察的一方面, 而且也比較直觀, 正常成人每晝夜的尿量約1000-2000ml。 尿量的多少和飲水、食物以及氣候因素、出汗多少等有關,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尿量的多少來判斷疾病。

一方面是尿量增多, 我們稱多尿, 多尿可以有生理性多尿和病理性多尿, 生理性多尿常見於大量飲水、寒冷刺激、飲酒、飲茶、輸液、服用利尿劑或進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後。 病理性多尿常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精神因素等疾病。 那麼如何鑒別呢?首先,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 它的特點是多飲、多尿、多食, 由於多尿失水, 因此飲水也多。 其次是尿崩症,

醫學上講它是由於下丘腦垂體後葉功能減退、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引起的一種疾病。 特點是多尿, 尿比重降低, 煩渴多飲, 尿量會更多, 一晝夜可達4000-6000ml, 甚至l0000ml, 而限制飲水, 尿量並不減少, 就是說無論病人喝不喝水都會尿這麼多, 並會出現口渴思飲、全身乏力、頭痛等失水症狀, 如給予足量飲水, 症狀可暫時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 還有一種多尿, 往往是因精神創傷所致, 醫學上稱為“精神性煩渴多尿症狀群”。 這種患者與尿崩症的不同在於限制飲水後尿量會明顯減少。 這種疾病以心理治療為主, 常可不用藥而愈。 此外, 多尿還可見于腎炎時尿濃縮功能障礙及黏液性水腫、肢端肥大症、腦或脊髓腫瘤等疾病。

另一方面是尿量減少, 又稱為少尿, 是指全日尿量(24h)少於400ml。 無尿是指尿量少於100ml/24h, 或者12h完全沒有尿液, 多見於心臟、腎臟病變, 比如心衰、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還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少尿, 比如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即尿液排出的通道受阻。

還有一項需要特別觀察的, 就是夜尿。 正常成年人日尿多於夜尿, 比例約為2∶1, 一般人夜間排尿0—2次, 尿量平均約為500ml, 或不排尿, 隨著年齡增大, 夜間尿量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加, 到60歲左右時, 日尿量比夜尿量約為1∶1。 如果夜尿量超過(或等於)白天尿量, 或者夜尿量超過750ml, 且排尿次數增多, 尤其是下半夜仍需起床排尿的就稱為夜尿增多。 夜尿也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 前者常由於睡前大量飲水、喝茶、喝咖啡、吃西瓜等或由於服用利尿藥物後引起。 病理性的夜尿常見於腎臟病變、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 夜尿多還可能是心理性因素造成的。 如失眠患者, 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 可導致心跳加快、血液迴圈量增大, 夜尿量增多。

夜尿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