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臍帶不掉原因

在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 臍帶和媽媽是相連接在一起, 這時候就需要外力介入將臍帶剪掉。 剪掉的臍帶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會逐漸脫落形成肚臍眼, 所以在臍帶的傷口恢復期間,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新生兒的臍帶發炎流膿。 一般來說新生兒三個月左右臍帶就會逐漸脫落, 但是家長們發現新生兒的臍帶不自行脫落應該怎么辦?

胎兒出生后, 臍帶被扎結、切斷, 留下呈藍白色的殘端。 幾小時后, 殘端就變成棕白色。 以后逐漸干枯、變細, 并且成為黑色。 一般在出生后3~7天內臍殘端脫落。 臍帶初掉時創面發紅, 稍濕潤, 幾天后就完全愈合了。 以后由于身體內部臍血管的收縮, 皮膚被牽扯、凹陷而成臍窩, 也就是俗稱的“肚臍眼”。

一般在孩子出生后24小時, 就應將包扎的紗布打開, 不再包扎, 以促進臍帶殘端的干燥與脫落。 處理臍帶時, 洗干凈雙手后捏起臍帶, 輕輕提起, 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 圍繞臍帶的根部進行消毒, 將分泌物及血跡全部擦掉, 每日1~2次, 以保持臍根部清潔。 同時, 還必須勤換尿布, 避免尿便污染臍部。 如果發現臍根部有膿性分泌物, 而且臍局部發紅, 說明有臍炎發生, 應去醫院治療。

, 應及時診治。 (1)臍炎: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 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后有膿性分泌物。 臍部分泌物有臭味, 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還需用抗生素治療, 應去醫院檢查。 若有發熱淚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 還應警惕有無敗血癥, 需緊急求醫, 絕不能耽誤。

(2)臍肉芽腫:臍帶脫落后臍根部的創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 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 直徑0.2~0.5厘米, 表面濕潤, 有少量粘液或血性分泌物, 日久不愈。 需由醫生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 一般均可以治愈;若無效則應手術切除。 (3)臍茸:臍帶脫落后, 其創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像粘膜樣的腫物, 很像小息肉, 有少量分泌物, 稱臍茸。 這種臍茸與肉芽腫不同, 它是腸粘膜組織, 為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 其治療方法與肉芽腫相同。 (4)臍瘺:臍帶脫落后, 臍正中有粘膜樣物, 中心有孔, 有腸內容物流出并帶有臭味, 周圍皮膚常發生糜爛。 此為胚胎時, 卵黃管與臍部相通, 卵黃管未閉合殘留所致, 需住院切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