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隔疝是怎麼引起的

膈疝是膈肌疾病, 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 膈肌在發育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完全閉合, 可能就會形成裂孔, 它的形成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有可能是因為腹內壓力比較高的原因, 它的症狀表現也是比較多的, 比較嚴重的常常容易導致臟器壞死, 容易引起穿孔或者是休克等多種危害。

隔疝是怎麼引起的

膈疝的形成, 除先天性膈肌融合部缺損和薄弱點外, 還與下列因素有關:1.胸腹腔內的壓力差和腹腔臟器的活動度。 各種引起腹內壓力增高的因素均可促使腹腔臟器經膈肌缺損和薄弱部進入胸內。 2.隨著年齡增長, 膈肌肌張力減退和食管韌帶鬆弛, 使食管裂孔擴大, 賁站或胃體可以經過擴大的食管裂孔突入後縱隔。 3.膈疝按有無疝囊分真疝與假疝, 通常按有無創傷史把膈疝分為外傷性膈疝與非外傷性膈疝, 後者又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類。

非外傷性膈疝中最常見者為食管裂孔疝、胸腹裂孔疝、胸骨旁疝和膈缺如等。

臨床表現

膈疝臨床症狀輕重不一, 主要決定於疝入胸內的腹腔臟器容量、臟器功能障礙的程度和胸內壓力增加對呼吸迴圈機能障礙的程度。 大致分為兩大類:1.腹腔內臟器疝入胸內而發生的功能變化如飯後飽脹、噯氣、上腹部或胸骨後燒灼感和反酸,

這是由於賁門機制消失後胃酸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或食管潰瘍;嚴重時可出現嘔血和吞咽困難。 胃腸道部分梗阻可產生噁心、嘔吐和腹脹;嚴重時發生腸胃道完全性梗阻或絞窄性梗阻時出現嘔血、便血、腹痛和腹脹, 甚至臟器壞死、穿孔、出現休克狀態。

2.胸內臟器因受壓而引起呼吸迴圈功能障礙腹腔臟器疝入胸內, 患側肺受壓和心臟被推向對側, 輕者病人感胸悶、氣急;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心率加快和發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