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焦慮癥康復者的心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心理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有的是因為生活壓力大導致的, 有的是因為自己不會調節情緒沒有掌握正確的情緒疏導方式。 焦慮癥是一種神經類疾病, 一般會使人們出現情緒緊張、坐立不安等狀態。 有些康復了的焦慮癥患者發表了焦慮癥康復者心得, 看來焦慮癥是可以治愈的。 一起來了解下焦慮癥的表現有哪些吧。

一、產生焦慮癥的原因有哪些

1、生物學因素, 如遺傳影響與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如認知、情緒等;

3、社會因素, 如城市過密、居住空間擁擠、環境污染、緊張、工作壓力過大等。

二、焦慮癥的表現

1、情緒狀態。 焦慮是一種情緒狀態, 病人基本的內心體驗是害怕, 如提心吊膽, 忐忑不安, 甚至極端驚恐或恐怖。 發作性或持續性地出現莫名其妙的害怕、緊張、焦慮、恐懼不安等心理。 患者可能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 感到某種災難降臨, 甚至有死亡的感受。 許多患者同時還伴有憂郁癥狀, 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 有時情緒激動, 失去平衡, 經常無故地發怒, 與家人爭吵, 對什么事情都看不慣, 不滿意。

2、這種情緒是不快的和痛苦的。 可以有一種死在眉睫或馬上就要虛脫昏倒的感覺。

焦慮癥患者常常覺得自己不能放松下來, 全身緊張。 他面部繃緊, 眉頭緊皺, 表情緊張, 唉聲嘆氣。

3、實際上并沒有任何威脅和危險。 患者所產生的焦慮、恐懼情緒與現實相差甚大。 即是說實際上并沒有任何威脅和危險, 或者, 用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誘發焦慮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

4、軀體不適感。 與焦慮體驗的同時, 患者會伴隨一些軀體的不適感、精神運動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亂。 軀體上的不適表現常為焦慮癥的早期癥狀, 如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或疼痛, 心跳加快, 全身疲乏, 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變得困難不堪、無法勝任等。 如此癥狀反過來又加重患者的擔憂和焦慮, 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絕大多數輕度焦慮癥患者還有失眠、早醒、夢魘等睡眠障礙, 手抖、手指震顫或麻木感, 月經不調、食欲減退、頭昏眼花、恐懼焦慮, 嚴重時有某種瀕死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