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怎樣去除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如果出現黃疸, 多數都是因為生理性的原因, 當然有少部分屬於病理性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疾病的原因造成的, 對於新生兒的危害是比較大的, 為了及時的去除黃疸, 一方面要加強治療, 另外就是要多曬太陽, 這有助於黃疸的治療, 對於比較嚴重的要及時使用藥物。

怎樣去除新生兒黃疸

多曬曬太陽。 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 有時侯寶寶在出院前就有黃疸升高, 有時是回家幾天以後才出現。 所以媽媽需要細心觀察, 如果發現寶寶的面部偏黃, 但是症狀不是太嚴重, 這時可以抱寶寶外出曬曬太陽, 曬得過程中, 讓寶寶的皮膚盡情地接觸陽光, 每天多曬曬太陽也可以退黃。 但是曬太陽時不能隔著玻璃曬, 同時要注意遮住寶寶的眼睛, 以免炙熱的太陽光灼傷寶寶的眼睛。

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口服茵梔黃口服液, 同時也可以給寶寶服用媽咪愛等調節腸胃的藥物, 幫助寶寶排便, 可以迅速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 明顯縮短治療時間。 堅持母乳餵養。 一般情況下, 停止母乳餵養, 寶寶的黃疸症狀會明顯消退, 但是母乳為小寶寶最理想的食品, 還是不要隨便停,
也無需過早採取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的餵養方法。 除非血清膽紅素的值實在太高, 才建議暫停母乳餵養三五天。 及時去醫院就醫就診。 生理性黃疸一般是出生後2-3天出, 到14天左右就退了, 如果寶寶黃疸症狀持續未消退, 且逐漸加重, 或突然加重, 還有, 寶寶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狀, 這時家長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就診, 以免耽誤寶寶的病情。

新生兒黃疸原因

第一, 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 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 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 膽紅素激增, 就會引起黃疸。 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於這一類, 新生兒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 而且進展很快, 皮膚呈現金黃色。 當血裡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 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 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 引起核黃疸, 威脅新生兒的生命。 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 但要取得理想的療效, 還必須在發生核黃疸前及時搶救。 家長在觀察黃疸程度時,

應注意選擇天然光線充足的地方, 並反復多次察看有否加重。 對黃疸進展迅速的新生兒要及時就醫。 第二, 肝細胞攝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髮生障礙。 由於肝細胞發炎或肝細胞內缺少一種酶, 或這種酶活力低, 就不能很好排泄膽紅素, 如患新生兒肝炎或敗血症等。 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產生生理性黃疸, 就是因肝臟酶活力低下這個原因。 有的嬰兒吃了母乳也會引起這種類型的黃疸, 因為母乳內含有一種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質。 嬰兒哺乳後, 這種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 釋放出游離脂肪酸, 它可以增加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而導致黃疸, 但嬰兒是健康的。 以上情況都稱為肝細胞性黃疸。 第三, 由於膽管阻塞,
膽紅素不能排泄到小腸, 使膽汁淤積在肝細胞或膽道內而引起黃疸。 我們稱它為阻塞性黃疸, 如新生兒膽道閉鎖、膽汁粘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