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牙齦上長了個肉疙瘩

對于嬰幼兒寶寶來說, 牙齦組織非常脆弱, 并且當嬰幼兒成長到五六個月的時候, 乳牙就會逐漸萌發, 在萌發乳牙的過程當中, 牙齦也有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情況。 其中有一部分爸爸媽媽就發現小寶寶的牙齦上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肉疙瘩, 這會不會是口腔疾病所引起的癥狀呢?

孩子牙齦上長出來的肉疙瘩, 并不考慮是由于炎癥反復刺激所造成的贅生物, 一般考慮是在嬰幼兒的乳牙萌發階段, 乳牙萌發的前兆。

寶寶牙齦上長了個肉疙瘩, 常見于根尖周炎引起的瘺管。 引起根尖周炎的病因主要有:第一、齲齒過深, 導致牙髓壞死;第二、外傷史導致牙髓壞死。 牙髓壞死以后容易反復發炎, 根尖區逐漸形成炎性分泌物, 如果無法自行排出, 往往會在牙齦的薄弱區自行排出, 形成瘺管, 也就是牙齦上長的肉疙瘩。 建議到兒童口腔科就診, 詳細檢查一下牙齒的具體情況, 并且拍牙片檢查一下, 如果確診是根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療, 鉆開牙髓腔, 徹底引流根尖區的炎性分泌物, 沖洗, 消毒。 一般情況下需要換藥2-3次后, 可以充填治療。

原因分析

孩子在沒有牙齒的時候, 基本上炎癥發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除了感染念珠菌之外, 口腔當中的生態平衡會保持的較好, 所以生成贅生物的可能性也不大。

舉措建議

小朋友在沒有牙齒的時候, 家長對于孩子的口腔衛生不是很重視, 等到乳牙萌發出來之后就應該改變態度, 盡可能的讓小孩對于刷牙習慣,

并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