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疼是怎麼回事
咬肌位於面部兩側, 咬肌出現疼痛的問題, 一般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這種病症的主要症狀。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比如說創傷因素、咬合因素、全身及其他因素等。 針對於不同原因所導致的咬肌疼痛的問題, 需要採取不同的療法進行治療。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咬肌疼的病因、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1.創傷因素
很多病員有局部創傷史。 如曾受外力撞擊、突咬硬物、張口過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創傷;還有經常咀嚼硬食、夜間磨牙以及單側咀嚼習慣等。 這些因素可能引起關節挫傷或勞損, 咀嚼肌群功能失調, 對本症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2.咬合因素
不少病員有明顯的咬合關係紊亂。 如牙尖過高、牙齒過度磨損、磨牙缺失過多、不良的假牙、頜間距離過低等。 咬合關係的紊亂, 可破壞關節內部結構間功能的平衡, 促使本症的發生。
神經精神因素與本病可有一定關係。 如有些病員有情緒急躁、精神緊張、容易激動等情況。 此外, 有的病員有風濕病史, 有的發病與受寒有關。
二、臨床表現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局部酸脹或疼痛、彈響和運動障礙。
1.矯正咬合關係由口腔專科檢查治療。
2.封閉療法可用0.25%~0.5%普魯卡因3~5ml作翼外肌封閉。 穿刺點在乙狀切跡中點, 垂直進針, 深度2.5~3cm, 回抽無血時注藥。 常用于張口過大的病員。
3.氯乙烷噴霧配合按摩, 可以緩解咀嚼肌痙攣。 噴氯乙烷時要成霧狀, 間斷噴射, 配合按摩, 防止凍傷。 並要注意保護眼、耳, 遠離火源。
4.針刺療法取穴:下關、聽宮、頰車、合穀、配翳風、太陽。
5.超短波、離子導入、電興奮及磁療等局部理療有一定療效。
治療的同時, 要糾正不良習慣(如單側咀嚼), 並防止張口過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