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嗜睡的症狀
新生兒黃疸很多人都比較瞭解,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新生兒黃疸嗜睡, 其實這是一種比黃膽還要嚴重的一種病症表現, 這時候孩子的眼睛常常會出現黃色的斑點, 容易引起孩子食欲不振, 比較嚴重的甚至對孩子的智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所以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避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新生兒黃疸嗜睡的症狀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 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高是指新生兒時期, 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 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 而出現于皮 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 新生兒黃疸高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 時間較長, 除有 輕微食欲不振外, 無其他臨床症狀。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 2~3周仍不退, 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
新生兒黃疸高如何治療
1、光照療法: 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簡單易行的方法。 光療通過轉變膽紅素產生異構體, 使膽紅素從脂溶性轉變為水溶性, 不經過肝臟的結合, 經膽汁或尿排出體外。 膽紅素能吸收光線, 以波長450~460nm的光線作用最強, 由於藍光的波長主峰在425~475nm之間, 故認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 綠光波長主峰在 510~530nm之間, 由於皮膚的光學特性, 波長較長的光易於穿透皮膚, 綠光較藍光更易穿透皮膚。 有研究報導光療最有效的光源是波長較長的藍-綠光 (490~510nm), 能對膽紅素轉變成光紅素起到聯合效應。 目前使用的光源有螢光燈、光纖毯及發光二極體等。 2.換血療法:適用於溶血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