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適度吃些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早死風險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7日報道,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 適度攝入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早死風險。

一項重大研究發現, 從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實際上會增加早死的風險。 研究結果表明, 那些鼓勵不吃面包、土豆、意大利面這類主食的飲食風潮實際上弊大于利。 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對15400名受驗者進行研究后發現, 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也對健康有害。 所以,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建議適量攝入碳水化合物——約占飲食總量的的50%到55%——是最健康的。 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40%或超過70%的人死亡率更高。

這項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結束了幾十年來關于減少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攝入是改善健康的最好方法的爭論。 研究表明, 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保持飲食均衡, 同時攝入適量的營養物質。 這也讓公眾明白, 日益流行的“要么全有, 要么全無”的“排外”飲食可能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美國科學家還查看了之前的研究結果, 研究對象來自20多個國家的43.2萬人, 各項研究結果都證實了他們的發現。 即最不健康的就是人們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卻用肉和奶酪代替。 但是如果他們用植物性食物代替碳水化合物——比如蔬菜、扁豆、豆類和堅果, 那還稍微健康一點。

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員Sara Seidelmann博士說:“我們應該仔細研究飲食中能夠提供保護的健康化合物。

以蛋白質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作為一種健康飲食習慣和減肥策略, 如今人氣高漲。 然而, 我們的數據表明, 北美和歐洲普遍存在的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與其整體壽命較短有關, 這種飲食習慣不應被推崇。 ”

研究人員募集了15528名年齡在45到64歲之間的成年人, 并對他們進行了25年的跟蹤調查。 在最初的研究對象中, 有6283人在研究期間死亡。 但是那些低碳水化合物攝入者比那些適量碳水化合物攝入者的死亡率高出20%。 研究人員推斷, 一名50歲的成年人, 如果同時保持著適度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習慣, 那么他可以再活33年,

活到83歲。 而那些低碳水化合物攝入者預計可以活到79歲——比適度攝入碳水化合物者少活4年。 而那些高碳水化合物攝入者預計可以活到82歲, 比適度攝入者少活一年。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沃爾特威利特教授說:“這些發現綜合了一些有爭議的觀點。 過多或過少地攝入碳水化合物都是有害的, 但最重要的是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類型。 ”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員斯科特所羅門教授說:“這項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對碳水化合物攝入最全面的研究, 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飲食中特定成分與長期健康之間的關系。 這些數據表明, 轉向更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攝入可能有助于減輕主要疾病。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安德魯門特博士在一篇相關評論中寫道, 任何食物都應適度食用, 幾乎任何營養物質與死亡的關系都呈u型曲線。 他去年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 該研究發現, 極低脂肪的飲食也是弊大于利的。 門特博士還說, 所有營養物質的攝入量都有一個“最佳點”, 吃得過多或過少都是有害的。 他寫道, “必需營養物質的攝入量應在最低水平以上, 以避免營養不足, 最高水平以下, 以避免中毒。 ” (連子 李宗澤)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