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鵝口瘡與舌苔白的區別

鵝口瘡是常見的因為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病症, 它屬於一種口腔病, 嬰幼兒是發病的主要群體, 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孩子, 更容易出現這種疾病, 鵝口瘡和舌苔發白不一樣。 鵝口瘡常常表現出像奶斑一樣的東西, 粘在寶寶的口腔壁上, 平時要加強護理, 要避免出現真菌感染的情況, 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鵝口瘡與舌苔白的區別

鵝口瘡是新生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 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後的早產兒。 俗稱“白口糊”, 中醫叫“雪口症”。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是屬於真菌的一種, 也稱黴菌。 有了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寶寶嘴巴裡有很多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 與新生兒吃奶留下的奶很難區別。 如果用棉簽能擦掉則為奶斑, 擦不掉則為鵝口瘡了。 鵝口瘡可使新生兒表現出煩躁不安, 進食減少, 且因進食時疼痛而拒食。 喝奶後每次滴幾滴溫開水到寶寶口中,

一天兩即可完全清除舌頭上的奶垢, 保持口腔衛生。

鵝口瘡是什麼

鵝口瘡, 是指在口腔內因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而導致的真菌感染, 具體表現為在寶寶嘴巴裡長出一塊塊白色奶塊狀斑膜。 1周歲以內的寶寶容易感染鵝口瘡,

新生兒可能是出生時從媽媽的產道被真菌感染, 或後期餵養時被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上的真菌感染。 另外, 早產兒、營養不良、身體較弱, 或是服用過抗生素的寶寶也很容易感染這種疾病。

怎麼區別鵝口瘡與奶塊

白色斑膜會長在舌頭、牙齦、軟齶等各處(除了牙齒之外其他紅肉肉的地方),

形狀很像一塊塊奇怪的補丁。 月嫂可以用消毒棉簽擦拭下, 能輕易擦掉的就是奶塊, 需要費點力才能擦去的基本上就是鵝口瘡。

強行擦去白色斑膜之後會呈現紅色創面, 而且過不了多久, 白色斑膜又會重新長起並覆蓋紅色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