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高燒不出汗怎麼辦
寶寶出現高燒, 而且不出汗, 這說明寶寶高燒還沒有完全好轉, 如果這時候寶寶出汗, 溫度應該能夠有所下降, 這時候, 要具體看寶寶的溫度是多少, 然後採取對應的對策, 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38.5度以上, 這時候不必著急使用退燒藥, 可以通過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寶寶一旦超過38.5度, 應該及時用藥, 及時到醫院看病。
寶寶發燒的溫度不同, 其實處理的方法也很不相同。 現在讓家長們更加清楚, 如果寶寶發燒應該如何給與寶寶最舒服的護理。
體溫37到38℃時:不必著急退燒
發燒本身又幫住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 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時不必急著退燒的。 盲目退燒往往引發很多不良反應, 由於退熱快、出汗多, 易導致虛脫、循環系統的問題。
體溫38到38.5℃時: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多喝水
將寶寶衣物解開, 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洗澡,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 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到15分鐘, 約4到6小時一次。 多給寶寶喝水, 有助發汗, 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體溫38.5℃以上時:考慮使用退燒藥
一般當寶寶在體溫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考慮使用退燒藥, 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到6小時。 常用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水劑:較溫和而安全, 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
錠劑:由於給寶寶喂藥比較困難, 很少使用這類劑型的退熱藥, 大部分已經被各種退熱糖漿代替。
上述是小編關於“寶寶發燒不出汗怎麼辦”的介紹, 寶寶生病後不要第一時間就送醫院, 先測量寶寶的體溫, 在寶寶體溫沒有超過38.5以上時, 是可以採取物理治療的, 多喝溫水有利於寶寶排汗, 當寶寶體溫超多38.5就要立即送醫治療, 不能耽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