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肝下垂症狀

肝臟部位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主要起著幫助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 而長時間的熬夜、傷神等行為都極易導致肝部出現不適症狀, 影響肝健康。 尤其是對於常年吸煙的人群來說, 更容易導致出現感染等疾病, 危及生命。 而剛下城也是肝部疾病的一種, 嚴重時會產生異常的疼痛感, 影響身體排毒功能。 那麼肝下垂患者有哪些相關症狀呢?

一、臨床表現

1.症狀

輕者無特殊表現, 多在查體時觸及右上腹質軟包塊。 重者可出現消化不良、厭食、嘔吐等, 多因肝臟被牽拉或壓迫所致。 劇烈咳嗽引起的肝下垂, 可以感覺到軀體右側撕裂或扭轉, 伴有劇烈的胸部或腹部疼痛, 同時可以出現噁心、呼吸困難、腹部飽滿、甚至暈厥。

2.體征

觸診肝臟下緣超出肋弓下1cm, 劍突下3cm, 質地柔軟, 表面光滑, 無壓痛, 肝上界下移。

二、病因

此病與各種懸肝韌帶、腹壁及腸道的支撐作用減弱及局部因素牽拉或致膈肌下降有關。 肝下垂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 前者多與冠狀韌帶或懸韌帶的缺失、軟弱有關。 獲得性肝下垂多與營養因素等造成肝臟支撐組織病變有關, 如懸肝韌帶鬆弛、延長, 腹肌張力減弱, 腹內壓降低及腸下垂致肝臟失去腸道的支撐等;肺氣腫、右側大量胸腔積液及肺癌等導致的膈肌下降也可促使肝下垂;鄰近器官腫瘤與肝臟黏連,

腫瘤增大牽拉肝臟使之位置下移;高強度的工作、鍛煉等亦可誘發肝下垂;膽囊疾病也可引起肝下垂。

三、治療

1.保守治療

包括營養支援、電療等方法。 對營養不良所致輕症肝下垂, 可用營養支持治療。 電療可增加腹壁肌肉張力。 獲得性肝下垂主要針對病因治療。

2.手術治療

旨在儘量恢復肝位置, 避免肝下垂造成損傷或引起其他器官的壓迫症狀。 部分肝下垂的手術治療包括肝葉切除術、部分肝臟固定術和膽囊切除術;完全肝下垂可用完全肝臟固定術治療。

四、護理

主要是術後護理。 觀察生命體征及傷口敷料, 定期更換敷料, 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術後加強四肢的早期活動,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禁止劇烈活動, 儘量避免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