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滿月寶寶拉大便很吃力

嬰兒奶粉中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如果寶寶是以奶粉來作為餐食的, 經常會造成便秘, 一定要根據寶寶的日常飲食搭配一些輔餐, 可以吃一些水果蜂蜜, 這樣可以緩解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不順的不良情況。 也可以給寶寶做一個腸胃道檢查, 因為腸胃出現病變, 也可能導致大便干硬,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便秘指大便干硬, 消化不良是嬰兒便秘常見原因之一, 一般通過飲食調理可以改善, 飲食調理包括改吃不含棕櫚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 飲食不足, 食物成分不當, 腸道功能失常, 體格和生理異常等也會引起嬰幼兒便秘。

應詳詢病史及大便規律, 有否胃腸道伴發癥狀如:腹疼、腹脹、嘔吐、生長障礙、服用藥物史等。 體檢時應注意檢查會陰部, 肛門周圍, 進行肛門指檢。 注意有否肛門裂、皮膚感染、尿布疹等。 如指檢觸及大量硬糞塊或指檢后隨之排出大量糞便,

癥狀隨之緩解, 診斷可明確。

新生兒生后24小時未排出胎便, 高度懷疑梗阻, 應進一步檢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 嬰兒生后即開始便秘, 應注意與甲狀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結腸鑒別。 后者鋇灌腸檢查除結腸擴張外, 可見有節段性狹窄,

而慢性便秘則結腸全部擴張。 對兒童便秘也要進行詳細體檢和必要的輔助檢查, 以便和神經性或器質性梗阻鑒別。

1.人乳喂養嬰兒的飲食矯正人乳喂養嬰兒較少發生便秘。 如果發生, 除喂人乳外, 加用潤腸輔食, 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應用新鮮桔子擠汁, 市售瓶裝桔汁開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紅棗水。 4個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 母乳不足時, 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 蜂蜜水每日60~90ml, 也有幫助。 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也可通過嬰幼兒奶粉營養素來進行營養的補充, 還可以在和奶粉的時候加點益生菌, 能夠幫助孩子對牛奶或奶粉的消化, 吸收, 治療便秘。

2.人工喂養嬰兒的飲食矯正

人工喂養兒較易便秘, 但如合理加糖及輔食, 可避免便秘。 如果發生, 可將牛乳加糖增至8%, 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蘿汁、棗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 以刺激腸蠕動。 較大嬰兒, 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類等輔食。 再大一些可加較粗的谷類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等制成粥。

在1~2周歲, 如已加了各種輔食, 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夠, 可多吃粗糧食品、紅薯、胡蘿卜及蔬菜。 有條件者可加瓊脂果凍。 亦可嘗試使用天然植物制成的清火產品, 科學配比, 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去火效果。 市面上去火產品品牌較多, 相關認證、成份、銷售歷史, 市場口碑等都是評判的依據。 營養不良小兒便秘, 要注意補充營養, 逐漸增加入量, 營養情況好轉后, 腹肌、腸肌增長、張力增加, 排便自然逐漸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