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剛出生嬰兒體溫標準

剛剛出生的嬰兒, 體重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新生兒的體溫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新生兒的體溫會稍微高一些, 有的稍微低一些, 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標準來選擇不同的體溫標準方法, 這些都非常的重要, 大家在平時可以瞭解一些。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導讀】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呢?一般來說,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 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 可認為發熱。 其中, 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 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 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 即從肛門所測得, 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 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 即口腔, 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 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 稱為發熱。

人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 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 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 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 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 體溫會輕度升高, 但不應超過37.5℃。 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

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熱的夏季, 氣溫很高, 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 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 使體溫升高。 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 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 稍微扇一扇, 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 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 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 在冬季,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 嬰兒又包裹得過多, 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嬰兒體溫37.5度正常嗎

每個人一天之內的體溫會隨著身體和生活狀況而改變。 進食、活動後體溫會有輕度升高, 且活動量與體溫升高呈正相關。 為了瞭解本身體溫狀況, 建議測量基礎體溫。

1、對新生兒來說, 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 由於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 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 稍裹多些, 體溫會升高, 有時可達38℃。 體溫“稍高”應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 所以, 平時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基礎體溫(安靜狀況下的體溫), 年齡越小, 基礎體溫相對偏高。

2、基礎體溫指的是清晨睡醒, 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

此時人體代謝最低, 的體溫也相對最低。 瞭解基礎體溫很有用。

3、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 如果感到比較熱, 就說明孩子可能發燒了。 從醫學角度講, 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 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 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燒了。 但並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5℃就一定是發燒。 由於每人的基礎體溫不同, 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 甚至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