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飯後腹脹胸悶怎麼治?
空腹說的簡單一些就是餓著肚子, 因為胃部排空, 所以會感覺到胃部有灼燒感, 這是因為胃液分泌過多的緣故。 這時候只要適當的吃一些食物, 就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那麼, 有一些朋友空腹之後吃飯, 吃過飯便會有腹脹的感覺, 遇到如此的情況時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治療呢?
一、食療安全又有效
食療其實是中醫療法的一個分支, 所用的食物大都是藥食兩用的, 患者自己在家中就可以方便的進行自療, 同時食療所用的食物都是自然綠色的, 不像化學藥物那樣有副作用, 所以食療很受大家歡迎。
食後腹脹在中醫看來是脾胃運化失調導致積食不化引起的, 治療的原則應當是健脾、溫胃、消除積滯, 這裡給大家推薦兩個食療方:
一個是將山藥、紅豆、薏米、白扁豆和山楂各15克同煮為粥食用;
另一個是將紅棗、雞內金、白術各10克, 乾薑1克煎取藥汁,
二、按摩穴位健脾胃
按摩方法簡便, 但功效顯著, 是中醫傳統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食後腹脹, 常用的穴位有三個:
一個是足三裡, 這是胃經上的第一要穴, 除了強健脾胃外還有強壯身體的作用。
治療飯後腹脹的三種有效方法
一個是中脘, 一切腸胃的毛病, 都可以用按摩中脘來治療。
第三個穴位是神闕, 也就是肚臍, 有溫脾和胃、寬中順氣的功效。 按摩的方法是每天早晚兩次, 每次每穴按揉5分鐘。
三、可選用的中成藥
很多藥店中的中成藥都是根據古典名方製成的,
治療飯後腹脹的三種有效方法
比如吃油膩過多導致的積食不消化, 可以選用大山楂丸, 脾濕導致的腹脹, 可以選用健脾丸, 胃寒導致的腹痛、腹脹可以選用附子理中丸, 夏季濕熱導致食欲減退和腹脹、頭昏等症狀, 可以選用藿香正氣丸。
中藥治療最講對症, 有了食後腹脹的毛病, 最好是找有經驗的中醫診斷一下, 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中成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