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打了消炎針後發燒

其實, 很多的藥物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的。 如果大家知道的話, 每當我們身體當中有炎症的話, 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抽血化驗, 醫生才會開一些消炎藥。 但是有些人, 會自己到藥店購買消炎藥, 而打了消炎針後出現了發燒的情況。 這個時候, 大家一定要及時停止消炎藥的食用和注射。

頭孢菌素類的藥物,大多數的藥物都可以引起胃腸道的副反應,如噁心,嘔吐等,但是一般發生於滴注的藥物濃度過高或過快時,一般停藥以後就可以緩解的。 但是孩子在感染發熱期間也會出現噁心, 嘔吐, 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建議給孩子清淡飲食, 儘量不要吃奶, 以免加重嘔吐, 可以給孩子吃些爛爛的米粥, 多喝水, 觀察尿量, 尿少的話可以口服補液鹽。

正確退燒的方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 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 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

加溫水等量, 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 不能過冷, 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 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 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 從上往下擦, 以拍擦方式進行, 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 有利於降溫。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容易導致缺血缺氧, 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緩解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 倒入2/3盆水, 水溫要略高於平時, 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 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 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 既使血管擴張, 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 使用時放冰箱冷凍, 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 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 可以反復使用。 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 凍成固體後取用。 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 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 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