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細胞高怎麼降下來?
眾所周知, 人體記憶體在很多種類的細胞, 這其中就包括嗜酸細胞, 正常情況下, 人體內的嗜酸細胞正常值為0.5%到5%, 然而會有很多原因導致嗜酸細胞的水準變得不正常, 比如出現食物過敏, 或者受到細菌感染等等, 那麼如果發現嗜酸細胞比較高的話, 有哪些方法可以將其降下來呢?
嗜酸細胞高怎麼降下來?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見於:
(1).過敏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達10%以上。
(2).寄生蟲病:血吸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常達10%或更多。 某些寄生蟲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 導致白細胞總數高達數萬, 90%以上為嗜酸性粒細胞, 為嗜酸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
(3).皮膚病:如濕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可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輕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 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5).某些惡性腫瘤:某些上皮系腫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6).某些傳染病:急性傳染病時,
(7).其他:風濕性疾病、腦腺垂體功能減低症、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病理性升高, 那麼降低自然需要控制原發病, 待原發病治癒後,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 白細胞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 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 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 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