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中耳炎化膿後多久能好?

其實在醫學上來說, 中耳炎也是有分類的, 比如急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等等。 而且這種疾病經常會出現在兒童的身上, 如果不能及時治療, 就可能會導致聽力受到嚴重的損害。 對於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來說, 更是需要第一時間去接受治療, 否則總是有膿流出, 也會大大影響到個人形象。 那麼, 中耳炎化膿後多久能好?

臨床上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分為單純型與危險型。

前者病變較輕, 主要表現為間歇流膿及輕微聽力下降。 膿液常為粘膿性, 大多無臭味。 膿液常在耳道入水或感冒時流出或增多。 一般不用手術治療, 可在藥物敏感試驗指導下選擇藥物。 每次應在門診醫生用棉簽清除耳道及中耳膿液後, 滴入適當抗生素藥水, 並同時治療慢性扁桃體炎及慢性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堅持上述治療, 一般較易控制感染。

危險型病變較重, 範圍也較廣泛, 且常伴發膽脂瘤, 所以也稱膽脂瘤型。 持續流膿, 量少而具臭味, 聽力下降多較明顯。 需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須經檢查後由醫生決定。

疾病治療

控制感染, 通暢引流, 去除病因為其治療原則。

全身治療

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控制感染, 務求徹底治癒。 一般可用青黴素類、頭孢類等藥物。 如早期治療及時得當, 可防止鼓膜穿孔。 規模穿孔後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參照其結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 注意休息, 疏通大便。 全身症狀重者給以補液等支持療法。

小兒鼓膜較厚, 不易穿孔, 為避免感染蔓延至顱內必要時可考慮鼓膜切開術, 通暢引流縮短病程, 防止併發症。 若出現乳突氣房融潰積膿時, 應及時行乳突切開術。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病程超過6~8周, 病變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造成不可逆損傷稱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兒童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往往需要待患兒咽鼓管功能改善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