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小孩發冷發抖怎麼處理

家長在照看小孩的時候, 有時候自家小孩會突然發冷發抖, 好了一會兒後又開始發冷發抖。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病因, 小孩的身體又太過於脆弱, 不能隨便輔以藥物治療。 而常常帶小孩去醫院治療看病, 不到很嚴重的情況, 也是家長們不願意的, 因為醫院的消毒水與病菌比較多, 容易傳染給小孩。 那麼小孩突然發冷發抖怎麼處理呢?

1、寶寶缺鈣、常表現為多汗, 夜間啼哭。 可見枕禿圈。 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缺鈣較輕的患兒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 , 也可補 充維生素D和鈣劑。

2、血液常規白細胞高, 是一個細菌感染性疾病。 可以出現發熱寒顫現象。 發抖是寒顫。 建議你平時注意孩子冷暖, 有不適時測量體溫, 多喝水, 目前觀察有沒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 及時就診。

3、可能是因發熱引起寒顫, 一般情況下, 如手足冰冷, 肢體發抖,

多考慮是因高熱引起。 建議可以先測量體溫, 如有發熱症狀, 可以進行退熱處理, 有助緩解症狀。 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4、考慮是短暫性的腦供血不足所導致的症狀。 可結合血壓血糖情況判斷。 建議注意休息, 不要活動。 最好去醫院進行ct檢查明確病情, 對症治療給予改善腦代謝等藥物進行治療。

5、這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 3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 主要是因為寶寶(特別是嬰幼兒)四肢血量少於內臟, 由於四肢的供血不足, 因而較成年人容易發涼。 此外, 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 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 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不少家長不瞭解這種情況, 一發現寶寶四肢發涼, 就誤以為寶寶受寒怕冷, 馬上將寶寶緊緊包裹起來, 結果使得寶寶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而越升越高, 甚至發生高燒、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