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胃炎的癥狀

得了胃炎以后, 大多數的人會有胃痛, 惡心, 嘔吐等癥狀, 但是由于胃炎的種類比較多, 所以表現出來的癥狀也就有很多。 胃炎大家都知道它是可以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 所以要想了解胃炎的癥狀, 還必須要分別了解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癥狀。 因為兩者出現的癥狀大不相同。

胃炎主要是指的胃黏膜出現了炎癥, 它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疾病, 而引起它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 像細菌的感染, 食物的刺激, 喝酒, 抽煙等都會引起到胃病的出現。 先來了解一下胃炎的癥狀有哪些?

1、上腹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 伴腹部飽脹、不適。 少數病人出現劇痛。

2、惡心、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 吐后感覺舒服。

3、腹瀉:伴發腸炎者出現腹瀉, 可為稀便和水樣便。

4、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

5、脫水:由于反復嘔吐和腹瀉, 失水過多引起,

皮膚彈性差, 眼球下陷, 口渴, 尿少等癥狀, 嚴重者血壓下降, 四肢發涼。

急性胃炎癥狀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癥。 病變嚴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層與肌層, 甚至深達漿膜層。 臨床上按病因及病理變化的不同, 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 其中臨床上以急性單純性胃炎最為常見, 而由于抗生素廣泛應用, 急性化膿性胃炎已罕見。

導致急性胃炎的因素很多, 有化學或物理的刺激, 也有細菌或其毒素引起。 化學刺激主要來自烈酒、濃茶、咖啡、香料及藥物(如水楊酸鹽制劑、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質激素等), 其中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強酸、強堿及其他腐蝕劑所致。

物理刺激如過熱、過冷、過于粗糙的食物及X線照射, 均會損傷胃粘膜, 引起炎癥性改變。 而進食細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是導致急性胃炎最常見的一個病因。

急性胃炎的臨床表現常輕重不等, 但發病均急驟。 輕者僅有腹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嚴重者可有嘔血、黑糞、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急性胃炎的治療可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做針對性處理。 其中急性單純性胃炎病程較短, 具有自限性;其他各型急性胃炎經治療后, 不留下任何后遺病變, 但急性腐蝕性胃炎病程嚴重, 后期可出現食管、胃幽門等部位的狹窄。

1.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癥狀。

2.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3.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4.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

5.起病急,惡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慢性胃炎癥狀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 病變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 也可彌漫到整個胃部。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癥狀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 大多數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 如上腹不適和疼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噯氣等。 胃粘膜糜爛出血者伴嘔血、黑便。 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減少、消化不良、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

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 并可有出血。

從上面的介紹當中, 我們分別了解了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癥狀。 如果急性胃炎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就會轉化為慢性胃炎, 這樣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就更大。 慢性胃炎可以導致患者出現很多的并發癥, 甚至會引起到消化道出血, 以及胃出血等。 所以必須對胃炎進行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