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防風通圣散方歌

防風通圣散是中醫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 可以治療非常多人們身體當中所出現的疾病, 最為常見的就是高血壓, 感冒和便秘等, 這些常見疾病在發生以后就可以服用這種藥物來進行治療, 但人們在服用藥物之前還是需要先征得醫生的同意, 不然可能會導致自己的身體根本沒有辦法適應這種藥物。

防風通圣散, 中醫方劑名。 為表里雙解劑, 具有解表攻里, 發汗達表, 疏風退熱之功效。 主治表里俱實證。 以憎寒壯熱無汗, 口苦咽干, 二便秘澀, 舌苔黃膩, 脈數。 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頭面部癤腫、急性結膜炎、高血壓、肥胖癥、習慣性便秘、痔瘡等, 屬風熱壅盛, 表里俱實者。

每服4錢, 水1盞, 加生姜3片,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每日3次。 病甚者, 5-7錢至1兩;極甚者, 可下之, 多服2兩或3兩, 得利后, 卻當服3-5錢, 以意加減。 病愈, 更宜常服, 則無所損, 不能再作。

本證多由外感風寒, 內有郁熱所致, 治療以發汗達表, 疏風退熱為主。 方中防風、荊芥、薄荷、麻黃輕浮升散, 解表散寒, 使風熱從汗出而散之于上;大黃、芒硝破結通幽, 梔子、滑石降火利水, 使風熱從便出而泄之于下。 風淫于內, 肺胃受邪, 桔梗、石膏清肺瀉胃。 風之為患, 肝木受之,

川芎、當歸、芍藥和血補肝。 黃芩清中上之火, 連翹散結血凝, 甘草緩峻而和中, 白術健脾而燥溫。 [2]

本方汗、下之力峻猛, 有損胎氣, 虛人及孕婦慎用。 若時毒饑饉之后胃氣虧損者, 須當審察, 非大滿大實不用。 荊芥、麻黃、防風疏風解表, 使在皮膚的風熱之邪得汗而泄, 但麻黃量不宜太大, 少用即可。

《醫方考》:“防風、麻黃解表藥也, 風熱之在皮膚者, 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 風熱之在巔頂者, 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 風熱之在腸胃者, 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 風熱之在決讀者, 得之由溺而泄。 風淫于膈, 肺胃受邪, 石膏、桔梗清肺胃也, 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游火

風之為患, 肝木主之, 川芎、歸、芍和肝血也, 而甘草、白術又所以和胃氣而健脾。 諸痛瘍瘡癢, 皆屬心火, 故表有疥瘡, 必里有實熱。 是方也, 用防風、麻黃泄熱于皮毛;用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泄熱于肺胃;用荊芥、薄荷、川芎泄熱于七竅;用大黃、芒消、滑石、梔子泄熱于二陰;所以各道分消其勢也。 乃當歸、白芍者, 用之于和血;而白術、甘草者,

用之以調中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