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肌損害的診斷標準

很多的人其實都聽說過心肌損害這種疾病。 但是如何診斷卻不知道。 其實對於心肌損害來說, 只有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知道。 對於早期的心肌損害和確定心肌損害的診斷標準是不一樣的。 那麼, 不同時期, 心肌損害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心肌損害早期標誌物和確定標誌物。

指心肌損傷後, 6h內血中水準升高的標誌物, 現在已知的診斷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早期標誌物大多出現於病理過程的早期(心肌壞死以前), 早期標誌物的應用有助於早期診斷, 進而有助於早期治療。

C反應蛋白(CRP)CRP在心肌操作發生的早期出現異常增高且視窗期較短, 在心肌損傷的早期和預後估計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隨著超敏CRP(hs-CRP)檢測方法的應用, 其臨床應用價值近年來不斷受到關注。

肌紅蛋白(Mb)Mb雖然心肌特異性不高, 但心肌梗死後能迅速地從壞死的心肌中釋放出來,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Mb的血半衰期短, 所以又有助於觀察AMI病程中有無再梗死發生以及梗死有無擴展。 Mb還是AMI溶栓治療中評價再灌注與否的較敏感而準確的指標。

確定標誌物

心肌損傷發病6~9h後血中出現增高並持續數天、對心肌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較高的生化標誌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分析測定有多種方法。 測定其活性(u/L)的常用方法為免疫抑制分析。 CK-MB品質(CK-MBmass)分析的方法是測定其蛋白濃度(μg/L), 避免了活性測定中可能遇到(如巨CK等)的干擾,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最低檢測限

心肌肌鈣蛋白(cTn)cTn有cTnI和cTnT兩種亞型。 因cTn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發病後持續時間長, 是目前診斷心肌損傷較好的確定標誌物。

cTn的檢測心肌損傷後6~8h即可在外周血測得cTn異常, 增高可持續7~10天(cTnI)或10~14天(cTnT), cTn的血中半衰期約數小時, cTn可以用高度敏感標記免疫法做定量檢測, 也可用固相免疫層析法做快速定量或定性檢測, 其中檢測cTnI的試劑、方法很多, 有學者提出採用血清標本可能比血漿標本更合適〔1〕。 溶血或纖維蛋白原, 甚至類風濕因數有時也可對某些cTnI測定方法產生影響, 應考慮標本中cTnI的穩定性, 注意標本保存時間和保存溫度, 應用cTnI時, 不同的cTnI檢測方法有著不同的臨界值, 另外, 至少在心肌損傷後6~9h採集血液標本, 應引起臨床醫生充分重視, 目前的檢測技術具有高度靈敏性和特異性,

甚至能夠發現

cTn在臨床診斷中的用途〔2〕cTn主要用於心肌缺血損傷如ACS(包括隱匿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的臨床診斷、危險性估計和預後判斷, 此外, 還可用於MI後臨床溶栓治療效果判定, 心肌缺血損傷面積的估計、臨床診斷心肌炎、心肌創傷(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臟併發症、嚴重膿毒血症或膿毒血症導致的左心衰竭、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以及某些治療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