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拔罐拔出血塊

拔罐是很多人都會采取的一種養生方式。 這種比較傳統的中醫療法, 在如今幫助了越來越多的人解決了身體健康問題, 使人們能夠免受一些疾病的困擾。 而不少人在拔罐之后, 會出現拔出血塊的情況。 那么, 這種情況正常嗎?拔罐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下文將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一、拔火罐拔出血塊真相

拔罐的時候, 身體毛細血管在壓力作用下會產生破裂現象, 血液會淤積在組織液里面, 導致組織液粘稠度增加, 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拔罐少或者拔罐時間長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二、拔血罐拔出的血凝成塊是怎么回事

是正常情況。

拔血罐的時候會有血液滲出, 人體有凝血系統, 在身體出血之后會自動的觸發凝血系統工作, 其中主要凝血成員是血小板, 出血后血小板開始凝結, 這是為了防止身體的大量出血, 造成身體傷害的正常現象。

三、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拔罐時間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 拔罐時間宜長;病情輕、病位淺及麻痹性疾患, 拔罐時間宜短。 肌肉豐厚的部位, 時間可略長;肌肉薄的部位, 拔罐時間宜短。 氣候寒冷時拔罐時間適當延長, 天熱時相應縮短。

2、保暖

拔罐均要在脫衣服后才能操作, 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 防止受涼, 保持室內的溫度。

3、避免燙傷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 更不要在罐口處灼燒, 以免燙傷。

4、不宜部位

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皮膚有贅生物或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 另外,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 不可再拔。

5、防止感染

起罐后, 皮膚局部如出現潮紅、瘙癢, 不可亂抓, 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就可消散。 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 均屬正常治療反應。 水泡輕者只需防止擦破, 待其自然吸收即可, 水泡較大時, 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 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