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周早產兒發育標準
34周的早產兒也是比較常見的早產兒, 主要指的就是未成熟的孩子就出生了, 這時孩子的各項身體指標發育還不完善, 需要更加細心的護理, 有的時候體質較差要在保育箱裡面呆一段時間。 等到孩子的身體體質完全達到標準, 這時候才可以出院, 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34周早產兒發育標準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 指胎齡不足37周的活產嬰兒。 其組織器官的成熟度和功能較足月兒差, 因此更需耐耐心、仔細護理, 以降低其死亡率。 早產兒一般情況良好, 吸乳情況好, 體重已達到2300g左右, 無貧血及其他營養缺乏等疾病症狀, 在室內溫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體溫時, 可以出院。
早產兒出院後護理
1、 預備必須的裝備:如氧氣筒(機)、抽痰管、餵食管及餵食空針等, 視寶寶出院時的狀況而定, 需於出院前即事先準備。
2、 熟練胸背部的拍痰:這對肺、氣管不佳的早產兒是有利的。
3、 餵食量: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 頭兩三天內, 其每餐的餵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 待適應家裡的環境後再逐漸加量, 因為環境的變遷對嬰兒的影響是蠻大的, 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4、 餵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間斷式的餵食方式。 每喝奶一分鐘, 便將奶瓶抽出口腔, 讓寶寶能平順呼吸約十秒鐘, 然後再繼續餵食, 如此間斷式的餵食, 可減少吐奶發生或呼吸上的壓迫。
5、 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大腦超音波、營養諮詢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經過以上內容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