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覺嘴巴吐泡泡
小寶寶如果有肺炎的話不會咳嗽會嘴巴裡面吐泡泡, 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小寶寶如果消化不良或者是有胃腸道疾病的話也會嘴巴裡面吐泡泡的, 在生活中要密切注意, 寶寶如果是有發燒的症狀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 下面介紹下小寶寶肺炎的特徵, 以後可以作為參考。
還未滿月的寶寶竟玩起了口吐泡泡, 家長以為孩子聰明又貪玩, 醫生診斷卻是患了新生兒肺炎。 前日, 醫生檢查發現, 該寶寶嘴邊有許多白色小泡沫, 顯得煩躁不安, 反應差, 餵奶也不吃, 體溫只有35.5攝氏度。 年輕父母疑惑不已, 寶寶不咳不喘, 怎麼會是肺炎?
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調節能力差, 得了肺炎後, 早期並未表現出咳嗽或其他典型症狀。 門診中會有少部分肺炎寶寶表現出口吐泡泡,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氣管又短又窄, 且呈漏斗狀, 呼氣時, 肺內氣體通過狹窄的氣管沖出, 將氣管內的痰液通過短短的呼吸道沖出口腔, 氣體通過污濁的痰液時產生泡泡。
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還不成熟, 唾液分泌量少, 3-4個月唾液腺開始發育, 唾液分泌量增加。 但是, 此時寶寶的口腔相對較淺,
新生兒肺炎的症狀
新生兒尤其是月齡小的, 肺炎的症狀很不明顯, 一般沒有咳嗽的情況, 體溫不升高, 甚至低於正常!有時僅僅能觀察到的是“口吐泡泡”的現象,
從以上特點看, 如果寶寶有吐泡泡的現象, 應該引起注意。 如不滿三個月, 很有可能是肺炎症狀;如在三四個月, 則多是正常的。 判斷是否有肺炎跡象可以從寶寶的呼吸、進食、精神狀態、以及是否有其他異常狀況來近一步判斷, 以進一步決定是否要去看醫生。
新生兒肺炎的特點與治療
關於肺炎
寶寶還沒有出滿月, 就得了肺炎, 整整1個月才好。 現在分析原因, 主要還是我與他爸是大菜鳥, 沒有經驗, 疏忽了一些明顯的症狀。
1、喘鳴(痰鳴)
最先出現的症狀就是喘鳴, 尤其是夜間更為明顯, 寶寶常常憋得喘不過氣來, 我只好從淩晨2點以後要抱著他睡, 因為傾斜的角度會使他舒服一些,
2、吐沫
新生兒期, 肺炎的又一明顯的症狀, 就是嘴裡吐沫, 很像吐泡泡, 特別是在寶寶睡著的時候, 通常肺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吐沫。 當然這裡不包括3個月以上的新生兒, 因為3個月以上的寶寶他們有唾液了。 開始長乳牙了。
3、呼吸次數
肺炎時的寶寶呼吸次數明顯增加, 新生兒期的寶寶安靜睡眠時, 呼吸次數不要超過40次, 40-50次需要到醫院診斷, 要麼是流感, 要麼就是肺炎。 新生兒期的寶寶隨著運動量的不斷增長, 呼吸次數也不斷減少, 通常以不超過40次, 來衡量, 不過現在我的小寶寶平日睡覺時,
4、呼吸方式
深式呼吸, 也叫腹式呼吸, 在呼吸時胸部深深的凹了下去。
5、吐奶(吐水)
主要是以吐奶為主的表現, 沒有經驗會以為把空氣吃進了肚子, 然後幾天連“水”也吐了, 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嘔吐的方式是“噴射”性的, 區別於溢奶。
6、聽音
聽診器聽寶寶的肺部, 普通感冒“呼吸音粗”, 肺炎“幹羅音”“濕羅音”, 通過治療變為“中小水泡音”然後有所好轉變為“呼吸音粗”然後康復後聽音是“未見明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