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凡氏綜合癥是什么病
馬凡氏綜合癥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 是屬于常染色顯性遺傳性疾病, 可以遺傳給男女孩子, 需要父親進行婚檢檢查。 馬凡氏綜合征是一種四肢、手指不均勻的癥狀, 而且患者會出現心血管異常以及骨骼發育畸形的情況, 需要患者調整自己的飲食問題, 促進四肢的發育, 降低心臟的負擔。
馬方綜合征又稱為馬凡綜合征, 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患病特征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 身高明顯超出常人, 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 特別是合并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 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 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
臨床表現
1.骨骼肌肉系統
主要有四肢細長, 蜘蛛指(趾), 雙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長, 雙手下垂過膝, 上半身比下半身長。 長頭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 皮下脂肪少, 肌肉不發達, 胸、腹、臂皮膚皺紋。
2.眼
主要有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虹膜震顫等。 男性多于女性。
3.心血管系統
約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常見主動脈進行性擴張、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由于主動脈中層囊樣壞死而引起的主動脈竇瘤、夾層動脈瘤及破裂。 二尖瓣脫垂、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亦屬本征重要表現。 可合并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樂四聯癥、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等。 也可合并各種心律失常如傳導阻滯、預激綜合征、房顫、房撲等。
診斷
馬方綜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變, 特別是合并的主動脈瘤, 應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根據臨床表現骨骼、眼、心血管改變三主征和家族史即可診斷。 臨床上分為兩型:三主征俱全者稱完全型;僅二項者稱不完全型。 診斷此病的最簡單手段是超聲心動圖, 有懷疑者均可行此檢查, 進一步確診則需要通過MRI(磁共振顯像)。
治療
1.一般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 有人主張應用男性激素及維生素, 對膠原的形成和生長可能有利。 對先天性心血管病變宜早期手術修復, 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內科治療。 一旦確診為合并有主動脈瘤或心臟瓣膜關閉不全,
2.手術治療
馬方綜合征的手術治療牽涉到很多學科, 比如眼科, 骨科, 心臟外科和胸外科等, 手術是救命, 不能根治。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心臟和大血管的病變, 常見主動脈夾層和瓣膜病變, 手術方式是置換人工血管和心臟瓣膜, 手術方式有很多種。 雞胸, 漏斗胸, 需外科矯治;眼科的問題主要是晶狀體脫位或者半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