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細菌性拉肚子多久能好

吃了不好的食物, 我們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這是因為細菌進入體內, 會造成一些不適的癥狀和反應。 但是拉肚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細菌拉肚子的情況是最常見的, 尤其是夏天, 食物腐敗之后, 很容易出現細菌并被我們吃到肚子里面。 那么, 細菌性拉肚子多久能好呢?

細菌感染性腹瀉在廣義上是指由各種細菌引起, 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常見腸道傳染病。 潛伏期數小時至數天、數周。 多急性起病, 少數起病較緩慢。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以胃腸道癥狀最突出, 出現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 可伴里急后重, 腹瀉次數每天可多至十幾、二十多次, 甚至不計其數, 糞便呈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 分泌性腹瀉一般不出現腹痛, 侵襲性腹瀉多出現腹痛。 常伴畏寒、發熱、乏力、頭暈等表現, 病情嚴重者, 因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病程為數天至1~2周, 常為自限性, 少數可復發。

腹瀉伴有嘔吐或腹痛劇烈者, 可予阿托品類藥物, 但慎用或禁用阿片制劑, 因其能強烈抑制腸蠕動, 使腸毒素易被吸收而加重中毒或誘發中毒性巨結腸。 也有主張使用腸黏膜保護制劑如思密達等, 可吸附病原菌和毒素,

并能通過與腸道黏液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增強黏液屏障, 以防御病原菌的侵入。 另外小檗堿(黃連素)具有良好的收斂和輕微抑菌作用, 對于細菌性腹瀉有一定作用。

不同病原菌所使用抗生素不同, 耶爾森菌感染的輕癥患者多為自限性,

不必用抗生素治療, 重癥或并發敗血癥者根據藥物敏感實驗選用, 療程2~3天, 該菌一般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氯霉素、磺胺類和氟喹諾酮類等敏感。 腸侵襲性、致病性或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般可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口服, 療程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