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引起的發燒怎麼辦?
腸胃炎是危害很大的一類疾病, 而且發病率比較高, 一旦出現腸胃炎的話, 身體會出現很多不適症狀, 比如最容易出現腹瀉, 腹瀉會導致身體丟失大量的水分, 所以皮膚會變得乾燥, 而且很容易口渴, 身體也會很虛弱, 需要強調的是, 腸胃炎還會引起身體發燒, 這時候該如何解決呢?
腸胃炎引起的發燒怎麼辦?
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病毒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引起。 它的主要症狀是:胃脹、腹痛、嘔吐、腹瀉, 一天排便多次, 身體感覺乏力, 嚴重時會導致體內脫水、電解質紊亂, 免疫系統遭到破壞。 由於胃腸型感冒的病症表現與胃腸炎相似, 很多人會把胃腸型感冒誤當做急性胃腸炎來治療, 並吃一些治療急性胃腸炎的藥物, 如消炎藥、胃藥、止瀉藥, 不但不會緩解病情, 還會延誤病情。 所以, 發現疑似胃腸型感冒症狀, 應去醫院做進步一檢查, 根據醫生的指導用藥。
在胃腸型感冒防治方面, 中醫藥有較好療效。 中醫認為胃腸型感冒常常夾有濕邪和食滯。 其病症特點:一是發熱, 體溫常呈稽留不退, 或高或不高, 所謂發熱不揚, 是感冒夾濕邪的重要特徵;二是嘔吐物、大便酸臭, 或有不消化食物, 舌苔厚膩, 是感冒夾有食滯的重要特徵。
胃腸型感冒有啥症狀
消化道症狀是胃腸型感冒最為突出的表現, 具體表現如下:
1.噁心、嘔吐:噁心是由胃受到刺激引起的, 嚴重的刺激會使胃部肌肉強烈收縮而出現嘔吐;
2.腹痛:是患者就診的常見原因, 胃炎會導致上腹疼痛, 小腸炎症所導致的痙攣會使患者出現肚臍周圍的絞痛, 頻繁的便意、肛門的墜脹感和左下腹的絞痛往往提示大腸炎症為主;
3.腹瀉:就是俗稱的“拉肚子”, 主要為腸道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大量粘液, 同時腸道水腫影響食物及水分的吸收, 導致腸腔內的水過多, 再加上腸蠕動增強, 最終排出的大便變為稀爛便或者水樣便, 排便前患者一般會有腹脹, 也是因為腸內的水分過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