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血清鐵蛋白高說明什么

血清鐵蛋白高是人體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 而當出現血清鐵蛋白高會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會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缺鐵性貧血等癥狀, 也會容易導致出現身體營養不良等, 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和控制, 平時需要多注意觀察病情。

血清鐵蛋白高說明什么?

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吸附法和化學發光法。 放射免疫法的原理是采用兔抗人鐵蛋白與人血清鐵蛋白相結合, 再用I標記抗人鐵蛋白與固相上結合的鐵蛋白相結合, 洗脫未結合的過多的放免標志物, 洗脫結合放免標記的鐵蛋白, 結合標準曲線, 計算出鐵蛋白值。

臨床意義

鐵蛋白是人體重要的鐵貯存蛋白, 參與對造血和免疫系統的調控。 血清中鐵蛋白水平可反映鐵貯備情況及機體營養狀態, 它與多種疾病相關。

1、鐵蛋白降低

鐵蛋白降低幾乎都可以診斷為鐵缺乏, 主要因為:

①鐵貯存減少:如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等;

②鐵蛋白合成減少、維生素C缺乏等。 在體內鐵缺乏早期, 尚無顯著的貧血改變時, 僅有體內鐵貯存量減少, 常規生化指標正常, 血清鐵蛋白就開始減少。

鐵蛋白含量測定是目前診斷隱性貧血最早最準確的指標,

診斷符合率可達95.5%。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某些膠原性病時鐵蛋白也可明顯降低。 妊娠和哺乳期也可低于正常值。

2、鐵蛋白升高

①鐵貯存增加原發性血色病、繼發性鐵負荷過多, 如過多輸血、不恰當鐵劑治療、溶血性貧血等。

②鐵蛋白合成增加炎癥或惡性病變, 如許多惡性腫瘤細胞可以合成和分泌鐵蛋白, 如肝癌、肺癌、胰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多發性骨髓瘤等, 鐵蛋白測定已成為惡性腫瘤輔助診斷指標之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鐵蛋白合成也增加。

③組織內的鐵蛋白釋放增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時血清鐵蛋白也明顯增高。 在肝硬化等高危患者中同時測定AFP與鐵蛋白對于早期發現肝癌有重要價值。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也出現鐵蛋白升高。

正常值參考范圍

>14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