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拉屎拉出來很多血怎麼回事

有時大便會發現帶有血色, 這讓很多人比較擔心, 是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 其實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 常見的就是小腸出血、直腸或是結腸出血, 還有可能是其它疾病引起的, 面對大便出血不要驚慌, 除了要就醫治療, 平常生活上也要特別注意, 多注意休息, 多喝水,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便血病因

1、小腸出血, 如腸結核、局限性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套疊、小腸腫瘤等。

2、結腸出血, 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癌等。

3、直腸出血, 如直腸損害、痔、肛裂、直腸癌等。

4、其他疾病, 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症等。

常見疾病

(一)肛門疾病

1、肛裂:肛裂在排便時會由於糞便的摩擦而出現便血情況, 便血量不多, 一般為顏色為鮮紅色, 不與糞便所混合, 同時還會伴有劇烈的疼痛感, 便後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2、痔瘡:痔瘡早期一般為無痛便血,

便血顏色為鮮紅色, 便血量不多, 與糞便相混合, 一般出現在便後手紙上, 呈點滴狀分佈, 是由於糞便的反復摩擦所致。 痔瘡中、晚期的時候會有腫物脫出, 痔核會出現水腫、發炎等情況, 這時還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

3、肛門息肉:排便時受到糞便的摩擦, 使得息肉表皮組織受到損傷, 一般是無痛便血, 便血量不多, 顏色為鮮紅色, 不與糞便所混合, 同時還會伴有息肉脫出的情況。

(二)直腸疾病

直腸癌早期是無任何的出血跡象, 只有稍微的墜脹感, 任其發展, 到了中、晚期的時候, 就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的現象, 排便時會有出血的情況發生, 出血量不多, 顏色為暗紅色, 到了晚期, 便血量會增多, 同時還會伴有粘液滲出,

發出一股惡臭。

(三)消化道疾病

由於生活方面的問題, 如飲食方面、排便方面等等, 經常性地吃些辛辣等帶有刺激性的食物, 容易刺激消化道, 使得消化道出現出血的情況。 消化道疾病一般出血顏色為柏油色和黑褐色, 出血量不多。

便血危害

1、大便便血可能預示著多種肛腸病症的出現大便便血作為一種常見症狀, 其出現往往預示著一些肛腸病症的出現。 而在眾多肛腸病症中, 痔瘡、肛裂、直腸息肉、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甚至是直腸癌都會出現大便便血現象。 大便便血常常成了直腸癌等嚴重病症的“掩飾”, 讓病人放鬆警惕, 最終遭受病症的危害。

2、長期大便便血可引發缺鐵性貧血據介紹, 長期大便便血, 很容易使病人體內丟失大量的鐵, 引起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一般發展緩慢, 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 貧血較重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一些病人甚至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易激動、興奮、煩躁等。

3、一些肛腸疾病是引起便血的最主要的原因。 痔瘡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 呈滴血或噴射狀, 血色鮮紅, 血與糞便不混合。 便血量較多, 可能會造成缺鐵性貧血。 較嚴重是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等, 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同時也嚴重危害了身體健康。 另外肛裂、直腸息肉、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 這是便血的危害都有哪些最主要的方面。

4、便血也是腸惡性瘤,即早期直腸癌的信號, 由於便中帶血的情況與痔瘡出血的情況類似, 只是從便血的症狀上很難區分, 所以一些人對便血情況就不太重視, 使早期惡性瘤被輕易地忽視而釀成悲劇。

便血護理

1、生活要有規律:尤其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通常以早晨起床後排便比較適宜。 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憂思與惱怒。

2、多喝水:便血患者應該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 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 讓水在腸胃中振動, 加強通便作用。 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3、每晚臥床按摩腹部:方法:平臥雙手相疊,由劍突沿正中線推至恥骨聯合36次,然後分別以左右手掌按壓腹部,以臍為中心,順逆時針方向做同心圓揉按各36圈。

4、飲食要注意: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或水果。早晚空腹食蘋果1個,或每餐前食香蕉l~3個。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可每晚喝用紅薯、大棗、蜂蜜煮成的稀飯1碗、便血患者日常應該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做仰臥屈腿、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均有助促進排便。

3、每晚臥床按摩腹部:方法:平臥雙手相疊,由劍突沿正中線推至恥骨聯合36次,然後分別以左右手掌按壓腹部,以臍為中心,順逆時針方向做同心圓揉按各36圈。

4、飲食要注意: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或水果。早晚空腹食蘋果1個,或每餐前食香蕉l~3個。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可每晚喝用紅薯、大棗、蜂蜜煮成的稀飯1碗、便血患者日常應該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做仰臥屈腿、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均有助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