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幽門羅桿菌的治療

幽門螺桿菌其實大家在書籍上面的時候還是有看到過的, 只是在平常生活中沒有太聽說過, 但是現在人們身體當中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還是變得更加多一些的, 不過想要徹底根治這種情況的話也并不是那么非常困難的, 只要是當自己出現了胃部疼痛的情況就去醫院做檢查的話就不會惡化的。

醫學家們認為, 徹底消滅幽門螺桿菌并非難事, 90%的細菌感染者經過1~2周治療后, 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往往能被消滅殆盡。 他們建議, 應當進行全民普查, 至少應該對接受過胃部手術、有過胃病、或親屬中有過胃癌的人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查, 并對感染者進行殺菌治療, 這樣有望控制胃癌。

預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研究指出, 幽門螺桿菌生存于人體胃幽門部位, 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 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 人們通常是在幼年時就受到感染, 5歲以下達到50%。 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 并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 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

據統計, 初次感染幽門螺桿菌年齡較早的人群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發生率高,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現平行關系。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 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癥狀為:食后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 常伴有其他不良癥狀,

如暖氣、腹脹、反酸和食欲減退等。 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反復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據此, 專家們認為, 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及時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殺滅幽門螺桿菌, 對預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