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術白芍白茯苓祛斑

隨著經濟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並不只滿足於物質方面的需求。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由此可見, 外貌在當今社會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對於不少愛美女性來說, 臉上長斑、長痘、和有黑色素沉澱等問題出現時, 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其實, 在中醫領域, 有不少中藥材可以用於去斑養顏。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白術、白芍、白茯苓的祛斑神效吧。

中藥講究配伍和辯證施治, 不是簡單地說什麼藥能吃與否, 如果是用來補氣血和健脾燥濕當然可以, 白芍、白術、白茯苓符合這幾位中藥的適應症。 美白只是一種間接的作用, 氣血充盈, 自然膚色就好

白芍、白術和白茯苓是傳統的潤澤皮膚、美白的藥物, 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 看看中醫是怎麼利用它他來美容的吧。

流傳比較廣泛的中醫美容方, 可能要數明代(16世紀)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

“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 甘草2.5克, 水煎, 溫服”。 這個方子最初治療傷寒虛煩, 後來發現可以補氣益血、美白潤膚, 遂在民間流傳開來。 此方配伍精當, 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 中醫認為人的皮膚悅澤與否和臟腑功能有密切關係, 如果臟腑病變, 氣血不和則皮膚粗糙, 面部生斑。 因此, 該方劑從調和氣血、調理五臟的功能入手, 從而美白祛斑。

白芍、白術和白茯苓是傳統的潤澤皮膚、美白的藥物, 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 在中醫理論中, 白芍味甘、酸, 性微寒, 有養血的作用, 可以治療面色萎黃、面部色斑、無光澤;

白術性溫, 味甘、苦, 有延緩衰老的功效;

白茯苓味甘、淡, 性平, 能祛斑增白;甘草性平, 味甘, 有潤膚除臭的功效, 用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口臭以及皮膚皸裂等。

現代的藥理研究也證實了上述各藥的美容作用:白芍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白術、白茯苓可以增強免疫功能, 擴張血管;甘草有免疫調節作用, 外用可以防曬,

增白消斑, 防止皮膚粗糙等, 因此不少美白護膚品中都含有甘草提取液。 女性朋友可以到藥店購買這4種藥, 用水煎湯喝。 如果嫌麻煩, 還可以自製袋泡茶, 取白術、白芍、白茯苓各150克, 甘草75克, 分別研成粗粉末, 混合均勻, 裝入30個小包中, 每天取1包用沸水沖泡, 當茶喝。 其實, 中藥美容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除了三白湯, 晉代葛洪的《肘後救卒方》首創了用雞蛋、香粉、杏仁製成的美容面膜。 有美白、祛斑作用的方劑也不少, 如《洪氏集驗方》中記載的瓊玉膏(由人參、生地黃、白茯苓、白蜜組成)有益氣養陰、潤膚增白的作用。

白敷臉法: [材料]

白芷6克;蛋黃1個;蜂蜜1大匙;小黃瓜汁1小匙;橄欖油3小匙。

[做法]

1、先將白芷粉末, 裝在碗中, 加入蛋黃攪均勻。

2、再加入蜂蜜和小黃瓜汁, 調勻後塗抹於臉上, 約二十分鐘後, 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3、臉洗淨後, 用化妝棉沾取橄欖油, 敷於臉上, 約5分鐘。

4、然後再以熱毛巾覆蓋在臉上, 此時化妝棉不需拿掉。

5、等毛巾冷卻後, 再把毛巾和化妝棉取下, 洗淨臉部即可。

白術白芷白芍美白麵膜材料:白芷,

白術, 白芍, 白茯苓, 薏苡仁各適量。

自製:購買白芷、白術、白芍、白茯苓、薏苡仁後, 請藥店代為研磨成細粉, 使用時, 取8克本方藥粉, 加適量純淨水(偏幹性膚質用牛奶;偏油性膚質用優酪乳)攪拌調勻成糊狀, 待用。

敷用:用溫水清潔臉部後, 取適量本面膜均勻地塗敷在面部上, 等待約20分鐘後, 以清水徹底潔面, 即可。

功效:淡化肌膚斑點, 提亮發黃、黯淡的膚色, 美白肌膚。

適用:適用於各種膚質的肌膚。

貼士:建議每週使用本款自製美白麵膜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