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切脾手術風險大嗎

脾臟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 同時也是腹腔臟器中比較容易受損的器官。 因為一些交通事故、墜落傷、打擊傷等因素造成的創傷, 嚴重的會出現脾臟破裂的嚴重情況, 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切脾手術應對了, 風險是不少家屬比較關心的問題。 那麼, 切脾手術風險大嗎?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看看吧。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 但是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 切脾手術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出血性併發症:

腹腔內出血是脾切除術後較為兇險的併發症之一, 原因多為活動性出血和腹腔內滲血。 包括胰尾血管、脾蒂血管、胃短血管的出血以及膈肌、脾床的滲血。 主要由於小的出血點止血不徹底或結紮線脫落, 也可因急診來不及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 致使肝功能及凝血障礙未能得到有效的糾正, 導致術後膈肌和脾床滲血。 出血性併發症應以預防為主,

術前做好充分準備, 手術過程中要耐心細緻, 牢靠結紮血管斷端, 處理粘連和側支血管時既要遵循“由淺入深, 先易後難, 難而變易, 步步為營”的游離原則, 術後在確定無任何出血及出血可能後方關閉腹腔, 絕不抱有任何僥倖心理。 如術後發現有腹腔內活動性出血, 應立即進行手術探查止血。

2、感染:

術後早期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膈下膿腫、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根據感染的致病因素和病人情況不同, 其影響也不同。 除感染引起的一般症狀(發熱、局部炎症等), 還可有局部症狀。 手術前後預防性應用廣譜抗生素可以預防感染的發生。 術中脾床常規放置引流, 術後加強對引流管的管理, 保持引流管通暢, 可以防止術後膈下膿腫的發生。 如果病人出現發熱, 左上腹不適, 則不排除左膈下積液及膿腫的可能, 可進一步行B超和CT檢查確定診斷。 對於膈下膿腫已形成者, 可先行B超下定位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 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 針對性應用抗生素。 但如果引流不暢, 應及時行切開引流。

3、血栓形成和栓塞:

脾切除後血小板數升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 脾切除24h後即有血小板回升, 一般於術後1~2周達高峰即是血栓形成的高發期。 最常見的是門靜脈的栓塞, 亦可發生於視網膜動脈、腸系膜動靜脈等部位, 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

門靜脈血栓常發生於脾切除後2周, 臨床表現為上腹鈍痛、噁心、嘔吐、血便、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多及血沉加快等。 亦有無臨床表現者。 對於脾切除術後門靜脈系統血栓形成的診斷,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彩超和CT 對比增強掃描檢查。 一旦確診應及時處理, 如無禁忌症時可試用纖溶療法。 通過抗凝、禁食、輸液及抗生素治療渡過急性期後, 門靜脈亦可再通。 預防脾切除術後血栓形成可採用肝素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