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胃痛可以吃消炎藥嗎

人們的胃部都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吃的食物不合適或者是刺激性比較強的話就會給胃部造成損傷,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的胃部都有問題。 胃痛就是胃病最常見的反應, 胃痛嚴重的話應該多吃保護胃的食物, 例如清粥等, 儘量不要讓胃部承受太大的壓力。 那麼, 胃痛的話可以吃消炎藥嗎?

不可以.胃病不同於其它病.只能吃保護胃的藥,而消炎藥會刺激胃粘膜.反而加重病情.你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什麼類型的胃痛.然後吃醫生給開的藥。 治療原則

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 再分虛實施治。 屬於胃寒者, 散寒即所謂通;屬於食停者, 消食即所謂通;屬於氣滯者, 理氣即所謂通;屬於熱鬱者, 泄熱即所謂通;屬於血瘀者, 化瘀即所謂通;屬於陰虛者, 益胃養陰即所謂通;屬於陽虛者, 溫運脾陽即所謂通。 根據不同病機而採取相應治法, 才能善用“通”法。

證治分類

(一)寒邪客胃

症狀:胃痛暴作, 惡寒喜暖, 得溫痛減, 遇寒加重, 口淡不渴, 或喜熱飲, 舌淡苔薄白, 脈弦緊。

治法:溫胃散寒, 行氣止痛。

方藥:香蘇散合良附丸加減。

常用藥:高良薑、吳茱萸、香附、烏藥、陳皮、木香。

(二)飲食傷胃

症狀:胃脘疼痛, 脹滿拒按, 噯腐吞酸, 或嘔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後痛減, 不思飲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氣及便後稍舒, 舌苔厚膩, 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 和胃止痛。

方藥: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茯苓、半夏、陳皮、連翹。

(三)肝氣犯胃

症狀:胃脘脹痛, 痛連兩脅, 遇煩惱則痛作或痛甚, 噯氣、矢氣則痛舒, 胸悶噯氣, 喜長歎息, 大便不暢, 舌苔薄白, 脈弦。

治法:疏肝解鬱, 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芍藥、川芎、郁金、香附、陳皮、枳殼、佛手、甘草。

(四)濕熱中阻

症狀:胃脘疼痛, 痛勢急迫, 脘悶灼熱, 口幹口苦, 口渴而不欲飲, 身重疲倦, 納呆噁心, 小便色黃, 大便不暢, 舌苔黃膩, 脈滑數。

治法:清化濕熱, 理氣和胃。

方藥:清中東加減。

常用藥:黃連、梔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陳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狀:胃脘疼痛, 如針刺、似刀割, 痛有定處, 按之痛甚, 痛時持久, 食後加劇, 入夜尤甚, 或見吐血黑便, 舌質紫黯或有瘀斑, 脈澀。

治法:化瘀通絡, 理氣和胃。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常用藥:蒲黃、五靈脂、丹參、檀香、砂仁。

(六)胃陰虧耗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

似饑而不欲食, 口燥咽幹, 五心煩熱, 消瘦乏力, 口渴思飲, 大便幹結, 舌紅少津, 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 和中止痛。

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東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當歸、川楝子、芍藥、甘草。

(七)脾胃虛寒

症狀:胃痛隱隱, 綿綿不休, 喜溫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則緩, 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納呆, 四肢倦怠, 手足不溫,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脈虛弱或遲緩。

治法:溫中健脾, 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東加減。

常用藥:黃芪、桂枝、生薑、芍藥、炙甘草、飴糖、大棗。 [1]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1、針刺:內關, 中脘, 足三裡。 適用於各種胃痛。 實證用瀉法, 虛痛用補法。

2、艾灸:中脘, 足三裡, 神厥。 適用於虛寒性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