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頸椎病究竟由什麼引起的?

頸源性眩暈的發生機理比較複雜, 目前沒有特異的治療手段。 醫學界普遍認為, 頸性眩暈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近年臨床研究發現, 椎動脈血管本身病變和血液成分發生病變, 是導致頸性眩暈的主要病理過程。

頸性眩暈患者血漿中內皮素(ET)升高, 導致動脈硬化和腦血管痙攣。 同時, 老年眩暈的患病率與焦慮、失眠、煩躁、生氣、緊張、抑鬱等精神情緒因素有關。

中醫認為, 眩暈的病因以內傷為主, 多由虛損所致。 本病根源在腦, 主要病因有兩方面:一方面, 肝腎陰虛, 肝陽偏亢, 肝陽化風, 肝風內動, 上擾清竅;另一方面, 由於肝陽旺盛, 反克脾土, 肝脾不和導致氣血運化失常, 脾虛生痰, 痰濁內生, 淤血阻絡, 風邪夾痰夾淤上擾清竅而發病。

治療頸性眩暈的中藥多為平肝熄風藥、活血化淤藥、安神藥、祛痰藥、利水藥。 養血清腦顆粒由當歸、川芎、白芍、鉤藤、雞血藤、夏枯草、珍珠母、細辛等組成,

具有養血平肝、活血通絡之功效, 用於治療血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 中藥藥理研究表明, 川芎、當歸有抗血栓作用;鉤藤、夏枯草有降血壓作用。 現代藥效學實驗證實, 養血清腦顆粒可改善血液流變性, 降低全血黏度, 增加紅細胞電泳速度, 防止紅細胞疊連,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 抗血栓形成。 該藥對外周血管有雙重作用, 高濃度時可引起短暫的血管收縮, 低濃度時可引起血管擴張, 改善微循環。

除了以上病因, 頸椎自身的病變也會引起頸性眩暈。 頸椎病可發於任何年齡, 是40歲以上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 統計表明, 我國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頸椎病,

到了60歲, 患此病者高達50%。 近5年來, 門診頸椎病人中, 三四十歲者發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文字工作者居多, 另外駕駛員患者越來越多, 甚至占到頸椎病患者的20%以上!

頸椎病的形成與年齡、慢性勞損、外傷及代謝、精神因素有關。 其表現常為頸、肩、臂、肩胛上部及胸前區疼痛, 手臂麻木, 肌肉萎縮, 嚴重者甚至可能四肢癱瘓。 頸椎病是多種疾病的根源, 例如頭痛、眩暈、耳鳴、視物模糊、記憶力差、反應遲鈍以及心慌、胸悶、氣短、呃逆、心律失常、房顫等症狀, 一查根源其實在頸椎。 頸椎病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並非一日之寒。 因此,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尤其是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有時確診並非容易。 一旦診斷明確, 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頸椎病病程較長, 椎間盤退變、骨刺生長、韌帶鈣化等與年齡增長、機體老化有關。 病情常有反復, 發作時症狀可能較重, 影響日常生活和休息。 因此, 一方面要消除恐懼悲觀心理, 另一方面要避免得過且過的心態。

2.頸椎病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病人, 要注意休息, 病情嚴重者更要臥床休息2—3周。 臥床休息對於放鬆頸部肌肉、減輕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椎間盤的壓力, 以及消除組織受壓水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臥床時間不宜過長, 以免發生肌肉萎縮、組織粘連、關節粘連等變化,

阻礙頸椎病的恢復。

3.人體猶如一部複雜的機器, 時常需要加以保養。 尤其是頸椎, 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無論是睡眠、休息, 還是學習工作, 甚至日常一些動作, 都要保持良好的習慣, 時刻不忘頸椎的保護, 同時加強頸肌的鍛煉。

4.頸椎病的治療有手術和非手術治療之分。 絕大多數病人經非手術治療能夠緩解症狀甚至治癒。 但每一種治療方法均有其獨特的操作、作用和適應症, 需要有專科醫師指導, 而且有一定的療程。 切忌病急亂投醫, 朝三暮四, 頻繁更換治療方法或多種方法雜亂並用, 不但得不到治療效果, 反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