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濕氣重不重看“便”就知道

芒種到來,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進入了梅雨季節,在梅雨時節身體容易被濕邪入侵,影響身體健康,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自己身體濕氣重、身體濕氣重該怎麼辦?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

中醫最怕“濕邪”不僅傷身也傷神

我們平常口中的“濕氣”,在中醫理論裡有“萬惡之邪”的說法,原因是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中醫裡“濕氣”分為兩種:內濕和外濕。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此為內濕。

外濕更多的是環境因素導致,比如我們即將迎來連綿雨水的“黃梅天”。這時候,脾胃的負擔會加大,消化道功能減弱,人體此時就會感受到乏力、頭暈、四肢困重、沒胃口、腹瀉、容易疲倦等症狀。

症狀的輕重程度往往取決於每個人的體質。但是相對而言,老人、嬰幼兒、肥胖患者或有慢性消化性和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加容易在這個時候被“濕邪”所影響,身體對天氣的變化會比較敏感。

梅雨天氣不僅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一些人還會產生抑鬱狀態、心情悶悶不樂、急躁等情緒,對於患有長期精神疾病的人此時就要格外關注了。

三步診斷“濕氣”重不重看“便”很重要

怎麼判斷“濕氣”重不重?醫師推薦了幾個簡易自測是否“濕氣”過重的方法:

第一:看狀態

如果你早上起床後覺得頭上有種東西裹著,打不起精神,人懶得動彈。中醫裡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

第二:看大便

“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就是好大便!

大便不成形或者大便完了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都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還有正常的大便,一張手紙就能擦乾,但體內有濕的人,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第三:看舌苔

如果起床時候舌苔厚膩、口腔黏液多而苦澀,則多半你身上的濕氣太重了!

“祛濕”很簡單,專家出妙招

其實,想要健康地度過梅雨季節並不是難事。平時應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後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開空調的時候溫度要適中,27-29度為宜,風不能對著頭吹。

其次要注意勞逸結合。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再者就是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多選擇開胃的食材,以提高食欲。多吃新鮮果蔬,也能幫助減少脾臟負擔。

祛濕食譜推薦:消暑五豆湯

材料:赤小豆、綠豆、炒扁豆、黑豆各30克,甘草6克。

做法:將豆類及甘草洗淨,浸泡幾小時,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可淡服亦可加糖甜服。

提醒:適用於痰濕質、濕熱質之人,陽虛質、氣虛質之人可去掉綠豆。

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或者來中醫館拔火罐祛濕,都是不錯的選擇。

夏季天氣濕熱,是細菌、病毒易滋生的階段,易引起感染性腹瀉、痢疾等傳染病,因此,保持周圍環境的乾淨衛生很重要。

梅雨季節的來臨,同樣也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廣大市民尤其是小朋友一定要勤洗手,多喝開水,不要吃剩菜剩飯、涼拌生冷食物等,蔬菜瓜果也一定要洗乾淨,防止病從口入。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自我檢查身體濕氣重的方法及祛濕的方法,大家要注意自己飲食,同時要注意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