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骨密度針利弊
打骨密度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骨密度,并且預防骨質疏松的情況出現,一般短期內的注射是可行的,但是不能長期使用。骨密度針針對骨質疏松的患者,因為不能單純通過補鈣就可以緩解,需要一定的針對性治療,并且結合生活中的護理和飲食,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測量方法的日益改進和先進軟件的開發,使該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測量精度顯著提高。除可診斷骨質疏松癥之外,尚可用于臨床藥效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在預測骨質疏松性骨折方面有顯著的優越性。
骨質疏松是隨年齡增長而進行性開展的疾病,其特點為骨密度減低和骨軟弱性添加,可能摔一跤或者稍受一點外力就會骨折,因此,中老年人應該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測量骨密度。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檢查?
“全世界有超過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癥,其發病率已躍居世界各種常見疾病的第七位。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癥,每年因骨質疏松癥而并發骨折的發病概率超過9%,并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以下人群應該重點檢查骨密度:
1.女性65歲以上和男性70歲以上,無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者。
2.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1個以上危險因素者(絕經后、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線顯示骨質疏松改變者。
6.接受骨質疏松治療需要進行療效監測者。
7.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旁腺亢進等)或服用可能影響骨礦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肝素等)者。
打骨密度針有必要嗎
如果患了骨質疏松癥這種疾病,打骨密度針是必要的。骨質疏松癥不是補鈣就可以完全治愈的,需要系統的標準化治療,每天攝入的鈣需要800-1200mg,同時還要應用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生長的藥物,抑制骨吸收類的藥比如鮭魚降鈣素、雙磷酸鹽等,典型的藥比如鮭魚降鈣素每天打一針,可以連續打3-4周,同時還有一種鼻噴劑雙膦酸鹽類,主要是有一種藥叫做密固達,可以每年靜點一次。除此之外,還要喝牛奶,適當運動,曬太陽才能達到治愈的目的。
打骨密度針的利弊
1.打骨密度針的好處是,可以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松。
2.骨密度針短期內注射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期使用,經常打骨密度針的話會引起鈣質自身吸收不足。
3.打骨密針沒有太多的副作用,偶爾會口干、便秘。
4. 不建議打骨密針,可以適當地進行戶外運動,比如打太極。平時飲食宜清淡,加強高鈣食物的攝入,能預防骨質疏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