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三種運動改善骨密度

50歲以上的民眾, 超過七成已有骨質流失問題, 醫師也建議, 儲存骨本、減緩骨質流失, 要從年輕時做起, 40歲前要開始多運動, 簡單的跳躍、快走、跳繩都可以改善骨密度, 年老時跌倒的風險較低。

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表示, 除了從飲食中補充鈣質, 不要怕曬太陽, 以攝取維他命D, 幫助鈣質吸收。 更重要的是, 從孩童開始, 最好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強化肌肉力量。 因為只要筋骨不活動, 例如長期臥床休息、石膏固定等患者, 很容易導致骨質流失、肌肉萎縮, 幾周之內就會增加骨折風險。

黃兆山說, 要增加骨密度也要選對運動,

騎腳踏車、游泳無法改善骨密度, 必須是荷重的有氧運動才能幫助預防骨松, 對於年輕人, 跳繩、慢跑是不錯的選擇, 或是每週3到6天, 每天跳躍約50次, 離地約8公分, 以及每週3天, 每天45到60分鐘的快走。

但是對於評估已有骨折風險的人或是老人, 則應避免跳躍、以及脊椎前彎、搬運重物, 建議選擇爬山、快走, 改善肌力和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