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掛完頭孢第二天喝酒了

頭孢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對于身體抵抗能力較差的人群來說,醫生會在給患者輸液時加入頭孢,起到增強抵抗能力的效果。眾所周知,在使用完頭孢之后一周內要戒酒,這主要是由于頭孢內的抗生素和酒精接觸之后,會導致人體出現抽搐等不適反應,嚴重時還會引發休克,所以如果在掛完頭孢的第二天喝酒了,這時應該怎么辦呢?

輸液后幾天可以喝酒

建議一周內最好忌酒,尤其是用了頭孢類抗生素后。(頭孢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屬于β內酰胺類的抗生素)

因為頭孢類抗生素和乙醇會發生雙硫倫樣反應,發生抽搐,造成身體的損害或休克等。這種反應主要是看藥物的代謝率,如果有癥狀表現為面部潮紅,胸悶,呼吸困難,心悸,多汗,頭痛,惡心嘔吐,幻覺,血壓下降,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一般這樣的反映在一周內發生,就是說你在喝酒后一周之內不要打頭孢,輸液的時候,一定要告訴醫生你喝酒了。或者打頭孢后一周內也不要喝酒。另外,除了不能飲酒外,還應避免服用含乙醇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養陰清肺糖漿等)、食品(如調味劑、發酵的食醋、酒心巧克力等)以及補品(如人參蜂皇漿)等。

輸液后喝酒有什么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是由于服用藥物(頭孢類)后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或接觸酒精)導致的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反應。

酒精進入體內后,首先在肝細胞內經過“乙醇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乙醛在肝細胞線粒體內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由于某些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側鏈”,抑制了肝細胞線粒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乙醛產生后不能進一步氧化代謝,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聚集,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是一種戒酒藥物,服用該藥后即使飲用少量的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而達到戒酒的目的。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發現,作為橡膠的硫化催化劑雙硫侖被人體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尤其是在飲酒后癥狀會更加明顯。人們把這種在接觸雙硫侖后飲酒出現的癥狀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的臨床表現

用藥期間飲酒(或接觸酒精),表現為胸悶、氣短、喉頭水腫、口唇紫紺、呼吸困難、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紅、多汗、失眠、頭痛、惡心、嘔吐、眼花、嗜睡、幻覺、恍惚、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識喪失。容易誤診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等。

另外,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程度與應用藥物的劑量、飲酒量呈正比。飲用白酒較啤酒、含酒精飲料等反應重,用藥期間飲酒較停藥后飲酒反應重。

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怎么辦

對雙硫侖樣反應及過敏性休克患者應采取以下護理措施:

(1)臥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體位。

(2)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4——6L/min,改善組織缺氧。

(3)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靜滴或靜推,補液及利尿,并根據病情給予血管活性藥物治療。

(4)對癥處理。如惡心、嘔吐者可給予胃復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識不清可以給予納洛酮對抗治療。

(5)床旁備齊急救器械及藥品,如除顫儀、吸痰器、氣管切開及靜脈切開包、呼吸興奮劑、利尿劑等其他搶救藥品。

(6)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體溫、脈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壓、尿量及其他臨床變化,并做好病情動態的護理記錄。

注意:不是所有頭孢都有危險頭孢類藥物包含很多種,也不是所有頭孢和酒精合用都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只有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團的頭孢才有雙硫侖樣反應。

另外,除了藿香正氣水,服用十滴水、正骨水時也應避開頭孢類藥物。還有,除了頭孢類,沙星類,甲硝唑等藥物,也要忌酒,也會引起雙流輪反應的。

小貼士

輸液后一般建議一個星期以后才能喝酒。但這個要看各人,有人打頭孢兩天后喝酒還有點輕微反應,但第三天就沒反應了。如果先喝酒的話,這主要取決于你的代謝速度,你代謝的快,酒精基本代謝完了,再打頭孢就不會有事,因為機理主要是頭孢阻礙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轉化為乙酸導致乙醛累計中毒。

不過,建議最好還是別喝,多少有危害,實在有酒癮,少喝點看看反應,這可是拿命賭,不喝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