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吃雞肉,口味還是營養?如何選雞是關鍵!
雞肉是我國比較主要的食用肉類,在攝入量上還是占有很大的比例的。人們在購買雞的時候經常會問:“這是什么雞?笨雞還是速成雞?”大多數人認為笨雞吃起來更安全,而且笨雞的生長時間也比較長,所以笨雞的價格相對于肉食雞也是比較高的。雞肉吃法頗多,可以做炸雞、熏雞、烤雞、燉雞等,都是美味的食物。那么到底應該吃速成雞還是溜達的走地笨雞更好呢?
1. 什么事速成雞和笨雞?
速成雞也就是平時商場中常見的雞,這種雞,長的很快,基本一個多月小雞就可以長大成雞了。在速成雞的生長過程中,一般都是需要打針的,主要是抗生素。打抗生素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而且正規的養雞廠,都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會超標。吃的食物主要是經過了科學的配比的飼料。
笨雞,就是散養的溜達雞,這類雞一般都是比較自由的,而且可以自己在外面隨便減食物吃沒有添加劑也沒有任何的抗生素。
2. 哪種雞更安全一些?
人們往往因為速成雞使用抗生素而耿耿于懷,覺得使用了抗生素的食物都是不好的,不應該吃,會給身體帶來傷害,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與“濫用抗生素”的區別。在這之前,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覺得速成雞含有抗生素,我也不會吃。但是后來看了云無心博士寫的一篇文章以后才明白,其實速成雞反倒是比較安全的。“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后的速成雞反而身體情況要更好,比自己隨便溜達的笨雞更安全。笨雞由于每天自己溜達找食物,有的時候還會吃到一些不該吃的有毒物質。很可能會攜帶一些病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這里說的速成雞都是正規的養殖場的,如果是不正規的養殖場那就不行了,不知道都用了啥,肯定對身體也不會好的。
3. 速成雞和笨雞的營養成分一樣嗎?
很多人認為,如果要補身子,一定要吃笨雞,笨雞的營養價值更高一些。其實也不是這樣的,大家雖然生長的環境不一樣,家庭出身不一樣,但是都是雞,營養成分的差別并不大。主要都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大多數人吃雞,為的就是里面的優質蛋白質。又有人說,那么為什么笨雞燉的湯的味道和速成雞的就是不一樣,那是因為笨雞生長的時間長,生長期長的雞肉中呈味核苷酸含量更高,所以會讓雞湯的鮮味更濃郁一些。鮮味濃郁、味道鮮美,并不代表營養價值就高多少。
關鍵在于,買雞的時候不要糾結,有錢你就買笨雞,不富裕就買價格偏低一些的速成雞,你想要的營養都一樣,如果偏向于口感上的完美,那就選擇笨雞。即使笨雞可能含有一些毒素,但是毒素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會發揮作用的,一般情況下無需擔心。
溫馨提示: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