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耳朵有積液怎么辦
兒童耳朵有積液一般是由于患有中耳炎所導致的一種現象,當兒童出現耳部有積液會容易導致出現耳部疼痛,或者是導致出現聽力下降等現象,對兒童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和防范,可以服用一些抗炎類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兒童耳朵有積液怎么辦?
孩子的耳朵有積液,這種情況一般考慮分泌性中耳炎。目前具體治療措施要看兩種情況:
1、如果時間短、積液時間比較短,一般建議積極的用藥,大部分效果都是很好且積液也會慢慢的吸收,這個不用太擔心。
2、如果積液時間比較長,這種情況建議積極的用藥觀察,看一看。如果效果不好,需要手術干預,找一找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比如說腺樣體肥大、扁桃體炎癥。
另外也要積極的關注孩子的聽力問題,如果長期的積液引起聽力明顯的下降,這種情況建議及早的手術干預。對于兒童,中耳積液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發病。另外有些統計在發病率在80%以上,有些是一過性的,但有些是因為鼻竇炎、腺樣體肥大引起來的分泌性中耳炎,這種情況需要及時的干預。
兒童的耳內積液,分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跟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原則是不同的。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而引起的急性的中耳的充血以及積液情況。治療是以保守治療為主,可以給予鼻噴內舒拿、雷諾考特或者輔舒良的鼻噴劑,緩解鼻腔黏膜水腫的情況,降低咽鼓管的壓力,促進中耳積液能夠順利地排出。
同時,可以口服黏液促排劑,再積極的治療原發病,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對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除了患兒可能會出現聽力下降、耳鳴現象,體檢檢查發現中耳有積液,就要積極的找出原發病,比如最常見的腺樣體的肥大,壓迫咽鼓管咽口而造成的中耳的積液。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切除腺樣體肥大的阻塞因素之后,必要的時候還要行中耳的鼓室置管通暢引流,調解中耳和鼻腔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