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能活多久
說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到比較恐懼,主要是由于這種疾病不能夠根治,并且給患者帶來的身體危害也相對較大。而且如果自身免疫性疾病沒有及時治療,會給身體臟器器官帶來損傷,從而出現不可逆的問題。因此在患者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之后,大概還可以存活多久呢?
自身免疫病多是不能根治的,所以很多患者會感到絕望,其實這類疾病可以控制的,而且自身免疫病也分很多種,同一種自身免疫病不同人的疾病程度也不一樣,不損傷臟器的話對壽命的影響不大,損傷臟器的,嚴重的進展快的隨時都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這個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患者朋友也不要自己嚇唬自己,相信醫生,正規治療就可以。
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自從Donath與Landsteiner提出此概念以來,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于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上皮細胞、胃壁細胞、細胞核DNA抗體等。有時,受損或抗原性發生變化的組織可激發自身抗體的產生,如心肌缺血時,壞死的心肌可導致抗心肌自身抗體形成,但此抗體并無致病作用,是一種繼發性免疫反應。因此,要確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一般需要根據:
①有自身免疫反應的存在,
②排除繼發性免疫反應之可能,
③排除其他病因的存在。
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統先天發育不全或后天受損導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失所引起的一組疾病。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遺傳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統在發育過程中受損導致的免疫缺陷病。多發生于嬰幼兒,有時也于成年后才出現臨床癥狀。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包括B細胞缺陷病、T細胞缺陷病、T和B細胞聯合缺陷性疾病、吞噬細胞缺陷病以及補體系統缺陷病。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系后天諸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所引起免疫缺陷病。可以繼發于腫瘤、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或感染性疾病等。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征是:
1、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反復發生嚴重感染;
2、易患腫瘤,其中許多是由致癌病毒所引起;
3、易伴發自身免疫病,原發性免疫缺陷者有高度伴發自身免疫病的傾向。
4、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多種多樣;
5、多數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有遺傳傾向性;
6、50%以上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從嬰幼兒開始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