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是幾級疼痛
骨髓穿刺一般選擇的部位是在腰部的兩側位置,這個位置的皮下脂肪相對較少,并且沒有重要的神經,含有的骨髓量也是豐富的,所以穿刺這個部位并不會帶來劇烈的疼痛。骨髓穿刺的疼痛感是因部位和因人而異的,所以各位朋友在進行骨髓穿刺之前應該做好相關的咨詢工作。
正常情況下,骨髓穿刺經常會選擇的部位就是腰部的兩側,屁股硬邦邦的那個位置,由于平坦的位置容易造成影響皮下脂肪少,而腰部沒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經,骨髓含量豐富,技術再差的醫生也不會把患者扎的太疼,但骨髓穿刺也不是針對這一個部位的,比如大家都知道腰椎骨椎穿刺,這種骨髓穿刺對于醫生的技術要求特別嚴謹。所以,在選擇做骨髓穿刺時一定要挑選一家正規而且醫療技術好的醫生,這樣才能減輕骨髓穿刺會給患者身體上帶來的疼痛感。
骨髓穿刺是一種專業的手術,經常用與血液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幫助不少患者了解疾病,很多人對于骨髓穿刺都有一定的恐懼心理。當然,骨髓穿刺多少都有疼痛感,只不過疼痛感的嚴重和輕微因人而異,大家對于骨髓穿刺的疼痛感要進行了解,對于骨髓穿刺后的注意事項也要多加注意,一般骨髓穿刺也就是十分鐘就造成了,但骨髓穿刺三天內,一定要避免用水清洗以免造成感染性的問題發生。這些狀況的了解都是骨髓穿刺患者必須要去注意的重點。
其實骨髓穿刺也沒有想象的可怕,在做骨髓穿刺前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給自己的身體上和心理上增加太大的負擔,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來進行骨髓穿刺,當然患者也需要進行配合,也就幾分鐘就做完了,沒有必要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反而讓自己感覺到特別痛苦。
骨髓穿刺術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選擇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處,極少選用。
2.體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臥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時應取側臥位。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臥位。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適當放長,胸骨柄穿刺約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于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后則左右旋轉,緩緩鉆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栓退出1cm,拔出針芯,接上注射器,用適當力度緩慢抽吸,可見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張,送檢細胞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6.如需作骨髓培養,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進針太深或太淺,針尖未在髓腔內,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鉆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插入針芯,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稍加按壓,用膠布加壓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