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夏季腹瀉多發 飲食需注意

導讀:夏季常見的腹瀉,大部分是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吃了變質的食物、或者空調溫度太低造成的。如果發生腹瀉,患者首先要控制感染。

據記者走訪,入伏後,不少醫院門診接診的腹瀉患者明顯增多,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情況也大同小異。某院醫務人員介紹,醫院門診接待的腹瀉病人中,多為老人和兒童,青壯年較少。社區醫生趙中雪表示,小孩多是因著涼了或腸胃功能較弱所致,老人則多是因飲食不當造成。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

夏季常見的腹瀉,大部分是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吃了變質的食物、或者空調溫度太低造成的。如果發生腹瀉,患者首先要控制感染。可以根據致病菌選用相應的抗生素治療,但不要亂吃藥,沙星類藥物別讓孩子、孕婦食用。腹瀉次數過多者可用止瀉劑。此外,還要注意補充液體,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鹽。

但是,如果出現嚴重脫水、心衰、腦水腫、休克肺、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症狀,就要及早到醫院,給予對症治療,就診科室是消化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