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土雞蛋和洋雞蛋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導讀:民間傳言長得小一些的土雞蛋比洋雞蛋營養更加全面,更適合老人和產婦,導致市場上“土雞蛋”供不應求,但土雞蛋真的比洋雞蛋好嗎?它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多的營養價值嗎?

土雞蛋,又稱柴雞蛋,指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吃自然事物長大的土雞產下的蛋;而洋雞蛋則指利用現代科技餵養飼料長大的雞生的蛋。民間常有傳說“土雞蛋比洋雞蛋營養價值更高”或“產婦就應該吃個小的土雞蛋”。事實上,土雞蛋真的比洋雞蛋更營養嗎?市場上那些號稱是天然土雞蛋的蛋就是真的土雞蛋了嗎?土雞蛋是否值得花大價錢去購買?

專家:土雞蛋並不比洋雞蛋更營養

不少老人都認為,個小的土雞蛋是由天然放養在外、吃天然食物的土雞所生的蛋,雖然個頭小了一點,但是蛋黃大,蛋清水少,營養價值高於洋雞蛋,而且雞蛋裡不會有飼料裡的有毒物質,安全又健康,因此最應該給產婦以及孩子吃這種雞蛋以補充營養。那麼,這種看法是否正確呢?

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在其所撰《吃好每天三頓飯》一書中明確提出,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的營養價值相差不大,在營養成分含量上也各有千秋,之所以人們認為土雞蛋更好吃更有營養價值,是因為土雞蛋中的脂肪含量更高,吃起來有一種油油的口感,很香很好吃,符合人們的口味喜好,因此人們認為土雞蛋更加營養。

土雞蛋比洋雞蛋更安全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國家一級營養師王雷軍認為,雖然土雞蛋和洋雞蛋在營養價值方面並無差異,但不少人認為土雞蛋更安全的顧慮是有依據且可以理解的。如果確實是由天然食物餵養而成的土雞下的土雞蛋,在安全方面確實比由飼料喂大的雞下的洋雞蛋更讓人感到放心,但這並不代表,洋雞蛋就是不安全、不衛生、不可靠的。針對市場上的土雞蛋產品,王雷軍老師認為大多數都是假的。他曾購買土雞蛋產品進行驗證,但敲出來後發現也不是什麼好蛋,他告誡消費者,應當放下對土雞蛋的崇拜情緒。

雞蛋應該如何挑選

針對雞蛋挑選,于康教授認為看雞蛋是紅皮還是白皮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最重要還是從四個方面進行挑選:第一看外殼:如果外殼上有發黴的污點就不要選擇;第二摸外殼:如果蛋殼表面摸起來有霜有粉末感的則是新鮮雞蛋,如果很光滑則是放了比較久的雞蛋;第三對光看:新鮮的雞蛋會呈現半透明狀;第四晃一晃:晃了以後沒有水聲的才是新鮮的雞蛋。另外,也可以將雞蛋沉入水中,如果沉底則是新鮮雞蛋,如果斜著飄則是放了3-5天,如果豎著飄則是放了10天左右,不新鮮的蛋就不要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