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濕中草藥圖片大全
風濕病是常見的疾病,這一病癥會造成關節疼痛,多呈對稱,常侵犯到掌指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脫位、趾間骨節、膝關節及膝蓋骨。造成骨節紅、腫、熱、痛、活動阻礙。中后期病案一般均出現掌指關節曲屈及尺偏畸型;如產生在腳趾,則展現爪狀趾畸型外型。下邊看一下治療風濕中草藥材。
1、蘇枝黃芪湯治療風濕
秘方:蘇枝葉、竹枝葉、桂枝節、松枝葉、杉枝葉各15克,桑枝葉20克,黃芩20克,甘草3克,川芎18克,赤芍16克,羌活6克。
制使用方法:水煎服。
作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2、生苡仁治療風濕
秘方:生苡仁15克,赤芍、羌活、獨活、威靈仙、云薏苡仁12克,防風景煎10克,川烏先煎,生甘草炙,各6克,麻黃炙3克。
制使用方法:水煎服。
作用:治關節痛,發脹,厚重或皮膚發麻,舌苔白膩,脈濡緩為臨床癥狀的濕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3、熟地治寒痹型類風濕性
秘方:熟地20克,骨碎補、威靈仙各15克,霪羊霍、補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赤芍、赤芍、知母各10克,川斷12克,制附片、麻黃炙、松節各6克,防風9克。
制用:法水煎服。
作用:治現病史較長時間,骨節形變,強直性肌肉萎縮,伸屈少利,舌色淡或瘀暗,尺脈弱為臨床癥狀的寒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4、川烏治療風濕
川烏能治療風濕,但有害,宜用制川烏為妥,如用活者,方能煎2個鐘頭,以減其毒。如服食后出現頭暈目眩、舌麻、流囗水、心跳緩減、血壓降低、吸氣緩解,是烏頭堿中毒之征,務必馬上停止服用,并且用綠豆、炮姜、甘草泡服,以解其毒。孕婦不宜。能治療風濕的中草藥材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