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孕期有4種癥狀,看似小問題,嚴重起來會休克,遇到就要謹慎

大家都知道,暈眩和心慌是貧血最常見的特征。如果在孕期僅憑頭暈、心慌就判斷出是貧血的癥狀,難免有些過于倉促。但孕期有一些癥狀,很像貧血,還會引起頭暈、心慌等一系列反應,雖然不是貧血,但也與人體血液有關。

一、低血糖
在孕期受激素影響,胰島素水平會比平時高,容易引起孕婦血糖低,出現眩暈、心悸、疲勞、手抖和冷汗等癥狀。特別是在懷孕初期,由于血液中黃體酮的大量增加會引發孕吐,這就導致了孕媽還沒有消耗到每天所攝取的營養,而營養又容易加重低血糖癥狀。
懷孕初期如果有饑餓感,盜汗,心慌手抖和暈眩等癥狀,孕媽媽一定要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規律,特別是在孕吐引起胃口不好時,一定要注意少吃多餐,并多吃一些能勾起食欲的食物。尤其早餐一定要按時吃,不但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期,而且還能緩解孕婦低血糖癥狀。
二、低血壓
孕婦在孕吐嚴重且進食困難的情況下,往往還會因血容量不足而發生血壓降低,而且這種情況也會引起明顯的頭暈和心悸。尤其是在早期孕期,由于荷爾蒙本身的作用,早孕反應比較明顯,會頭暈、胸悶、心慌。同時,由于孕期肚子特別大,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會使下肢血液難以回流至心臟,若突然起立會出現相對缺血,因而容易引起頭暈、心慌等現象。

為有效預防孕期低血壓,在懷孕初期應盡可能多地攝取營養,而在孕后期,無論是躺著還是坐著,起立時要減慢速度,以減少突然間相對缺血,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低血壓引起的眩暈、心慌。

三、高血壓癥候群
如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還可出現頭痛眼花、上腹部不適、下肢浮腫、心跳過快、心慌等癥狀。
四、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妊娠期后期子宮增大,如取仰臥位,妊娠期子宮增大可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腔和盆腔靜脈回流受阻,回心血量減少,右心房壓降低,心搏出量隨之減少,從而導致血壓降低,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孕婦若有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晚孕期一定要注意,起床走路時,先慢慢坐起來,坐一會兒,再起來走,否則容易頭暈甚至暈倒,尤其是在晚上,為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建議左側臥位,原因主要是下肢靜脈回流較右下腔靜脈較右,如右下肢時間長或仰臥睡眠時間長,下肢血液回流不良,容易引起仰臥位低血壓。因此,偏左睡眠,可能對體位性低血壓有所幫助。但懷孕婦女長期靠左睡眠,也很辛苦,所以可以變換姿勢,但盡量靠左睡眠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