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嬰幼兒容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有些嬰幼兒從出生開始,有時長伴有一些消化系統的疾病,經常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等癥狀,這讓家長們也是很頭痛,那么,什么是消化系統疾病呢?為什么嬰幼兒容易患消化系統疾病呢?嬰幼兒消化系統具體有哪些疾病呢?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為什么嬰幼兒容易患消化系統疾病呢?
我們說口腔里面有很多腺體,腺體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們嬰幼兒口腔發育不完全以及腺體分泌量比較少,所以容易患消化系統的疾病,從而受到細菌侵入受到感染。
那么嬰幼兒消化系統具體有什么特點呢?
從口腔角度來看,口腔容易受到損傷和感染,從食管的角度來看,因為嬰幼兒的食管括約肌發育不好,所以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病,從嬰幼兒的胃來看,胃成水平狀,容易溢奶,從嬰幼兒小腸和結腸來看,腸系膜比較柔和長,所以容易發生腸扭轉和腸套疊,從嬰幼兒的肝臟的角度來看,吸收消化代謝很快,如果嬰幼兒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來看,腸道是雙歧桿菌、大腸桿菌為主,容易受到感染,最后嬰幼兒胰腺來看,主要先出現胰蛋白酶、再出現糜蛋白酶。
嬰幼兒消化系統具體有哪些疾病呢?
主要存在的疾病有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幽門肥厚,這可能和遺傳有關,容易導致嬰幼兒頑固性嘔吐,其嘔吐物不含膽汁,用手可以觸及右上腹部有包塊,腹部B超可以看得見,只能選擇手術治療;其次如結腸、直腸如果缺乏神經支配,產生先天性巨結腸,容易導致頑固性便秘,伴有嘔吐癥狀,醫生在直腸指診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空虛感,伴有很臭的味道,腹部X片、活檢可以確診,也只能用手術切除已經病變的部位,常有小腸結腸炎、腸穿孔等并發癥;再次有如小兒腹瀉病,由于自身發育不完善不成熟的原因或者感染導致,導致殺菌作用弱,所以很容易受到感染,容易出現輪狀病毒和大腸埃希菌等等疾病,有些小朋友由于各種原因比如飲食和氣候等等因素打破了 腸道菌群的平衡,也容易導致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疾病。
這些和產婦生產方式也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剖宮產、抗生素,所以生孩子的時候最好順產,因為子宮無菌的,順產的時候小孩頭部先著地,伴有大腸桿菌,菌群從孩子的口鼻進入到胃腸,所以大腸桿菌首先占領主導地位,符合人體的腸道菌群特征要求,這也是為什么建議順產更好一些,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一般媽媽還是自然分娩更好一點,最后,還有其他的一些嬰幼兒的胃腸道疾病,這些疾病發發病原因都可能因為自身原因和外界的因素,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嬰幼兒的喂養情況,當然也不要過分的小心,并不是沒有細菌就好。